1965年11月30日,文仁亲王作为时任日本皇太子明仁亲王和皇太子妃美智子的次子出生。文仁是昭和天皇的第7个孙子,第2个内孙。对于正田英三郎(美智子的父亲)来说,则是第4个孙子(继皇太子德仁、姨妈安西惠美子的长女、伯父正田巌的长子)。幼时的称号是礼宫。称号和命名来自《论语》:“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文仁的守护刀由人间国宝·高桥贞次锻造。 共14张 秋筱宫文仁亲王幼时
幼年时代的文仁以活泼调皮闻名。他不仅热衷于组织网球等体育活动也对地理很感兴趣。后来成为妹妹纪宫清子内亲王丈夫的黑田庆树,也是文仁亲王少年时代开始的好友。1970年10月18日,着袴之仪。1985年11月30日,加冠之仪。[3]
1984年,文仁亲王入读学习院大学法学部政治学系。第二年组织了自然文化研究会,积极投入社团活动。此间认识了比自己低一年的川岛纪子,并通过社团活动交往逐渐加深。当时的皇太子明仁和美智子妃,已经知道纪子的存在,同年12月,文仁亲王把纪子介绍给了父母。之前皇太子夫妇在学习院大学马术部的交流会上,曾多次和纪子的父亲川岛辰彦会面,因此,纪子和皇太子夫妇见面的过程非常顺利。此后不久,明仁亲王对东宫职下达了“积极考虑2人之事”的指示,职员们也都知道2人交往的事情。另一方面,为了防止此事被媒体当做丑闻来报道,在社团活动合影时,两人都尽量分开,有记者接近时,就由朋友们隔在两人中间。1986年6月26日文仁亲王自己向纪子求婚。
1988年,文仁亲王从学习院大学法学部政治学系毕业。此后2年,在牛津大学圣约翰学院留学,学习动物学。1989年1月7日,祖父昭和天皇驾崩。
1989年8月26日,媒体报道了婚约内定的消息。由于此时仍在昭和天皇的丧期中,文仁亲王的兄长,此时的皇太子还独身,而且文仁亲王本人也还在英国留学,因此,出现了为时尚早的批评声。但是天皇皇后夫妇并不反对;宫内厅虽然认为丧期中不宜进行“纳彩之仪”,但并不影响进行皇室会议。按理说,皇室服丧分为3个时期,第1期、第2期各50天,此后的第3期为“心丧”。心丧期间,天皇等各皇族正常出席公务,只是不进行神事(神道教宗教仪式)。原则上不举办结婚等喜事,但若有特殊原因也可以。
1951年5月17日贞明皇后驾崩,2个月后的7月11日,昭和天皇就命令宫内厅长官发表了顺宫厚子内亲王和池田隆政的婚约内定旨意。而文仁亲王是在昭和天皇驾崩后8个月由皇室会议决定婚约的,因为有先例,所以不成问题。另外,贞明皇后驾崩时,昭和天皇服丧1年,顺宫厚子内亲王服丧15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