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的第一个纪。距今6500万年至300万年。延续约6200万年。“第三纪”一词,由意大利地质学家阿杜诺(G.Arduino)于1779年创用。分早第三纪[1] 和晚第三纪。早第三纪距今6500万年至2500万年,内分古新世(Paleocene Epoch)、始新世(Eocene Epoch)和渐新世(Oligocene Epoch);晚第三纪距今2500万年至300万年,内分中新世(Miocene Epoch)和上新世(Pliocene)。第三纪形成的地层叫“第三系”,代表符号为“R”。早第三纪形成的地层叫“下第三系”,代表符号为“E”;晚第三纪形成的地层叫“上第三系”,代表符号为“N”。第三纪以被子植物、昆虫、鸟类和哺乳类最繁荣。早第三纪海生无脊椎动物以大型有孔虫(货币虫)、哺乳动物以古老类型为特征。晚第三纪大型有孔虫消失,代之以小型浮游有孔虫,哺乳动物亦以新生类型取代古老类型。
第三纪名称的意思是“第三个衍生期”,这是延用十九世纪对地层划分为四个大时期的分类命名。1833年,英国C.莱伊尔在研究法国巴黎盆地软体动物化石时,发现地层越新,软体动物与现代种属相同的越多。他根据地层中含有现代种属的百分比,将第三纪划分为始新世、中新世和上新世。 第三纪时期全球的陆地分布
1854年,E·贝利希在德国发现早于中新世的沉积物,提出渐新世。1853年,M·赫奈斯依生物群和沉积物的相似性,将中新世和上新世合称晚第三纪。
1866年,K.F.瑙曼则把渐新世和始新世合称早第三纪。1874年,W.P.夏姆珀根据巴黎盆地发现的植物化石,他认为这些化石的层位早于始新世,而称之为古新世。因此,第三纪划分为早第三纪和晚第三纪。早第三纪包括古新世、始新世和渐新世,晚第三纪包括中新世和上新世。早、晚第三纪的分界线约在2330万年前。[2]
习惯上将这个纪分为5个持续时间不等的世,从老到新为:古新世、始新世、渐新世、中新世和上新世。它们的名称是根据现代海洋无脊椎生物种属在第三纪化石中占的比例命名的。因此,根据提出这个系统的查尔斯·莱尔爵士的意见,始新世(意思是“现代的拂晓”)有比更新世(译为更为现代)较少的现代物种。在另一种分类中,将第三纪看作一个代,其中的前三个世构成老第三纪而后两个构成新第三纪。 第三纪遗留的地貌
第三纪时被子植物极度繁盛。除松柏类尚占重要地位外,其余的裸子植物均趋衰退。蕨类植物也大大减少且分布多限于温暖地区。第三纪的植物有明显的分区现象,地层中还有许多微体水生藻类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