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学习钢琴的米开朗基利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可以说没有人能奏出比他更完美的圆滑音阶,更响亮有力的和弦或以更精致的触键与音调呈现更平衡的结构。由于他异乎寻常的演奏技艺和与众不同的精细的弹奏技巧,众多艺术家将其称为“二十世纪钢琴演奏的顶峰”。正是怀着对于钢琴艺术的无限热爱和不倦追求,米开朗基利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从事钢琴教育,他将其特有的学习理念融入钢琴教育的言传身教当中。许多世界级钢琴大师如波利尼(Maurizio Pollini),阿格里奇(Martha Argerich)等都是米开朗基利的弟子,他们都表示,从老师那里学到的不仅仅是钢琴演奏的技艺,更多的是对待艺术和生活的态度,这将使他们受益终生。米开朗基利因此也被誉为“钢琴教父”。
1986年,该音乐节被授予意大利阿比亚蒂音乐评论奖和匈牙利文化部李斯特奖章;1988年,该音乐节成为欧洲艺术节联盟成员。音乐节的承办方Federfestival(现更名为Italiafestival)得到了意大利共和国总统的大力支持,并在第29届斯特拉斯堡音乐节上获得了欧洲议会主席的高度赞扬和认可。从创办以来,历届音乐节力邀世界顶级钢琴家及知名乐团,在世界各地奉献了多场美妙绝伦的音乐盛宴,盛名享誉欧洲乃至国际音乐界。
意大利米开朗基利国际钢琴节在国际上的高端地位吸引了众多世界知名指挥家、演奏家和乐团的加盟,参加过音乐节演出的主要有:
索尔蒂(Solti)、威格(Vegh)、朱里尼(Giulini)、乔治·普莱特(Prêtre)、萨瓦利什(Sawallisch)、佛吕贝克·德布尔戈斯(Frühbeck de Burgos)、彼埃尔·布莱兹(Boulez)、普拉松(Plasson)、洛林·马泽尔(Maazel)、迪图瓦(Dutoit)等。
乔治亚·汤马西(Giorgia Tomassi)、英格利特·福丽特(Ingrid Fliter)、奥拉夫·约翰·拉尼(Olaf John Laneri)、阿格里奇(Martha Argerich)、乔治·波雷(Bolet)、鲁道夫·弗库什尼(Rudolf Firkusny)、阿什肯纳济(Ashkenazy)、契可里尼(Ciccolini)、魏森伯格(Weissenberg)、布伦德尔(Brendel)等。
伦敦BBC交响乐团、皇家爱乐乐团(Royal Philharmonic)、维也纳交响乐团(Wiener Symphoniker)、圣彼得堡爱乐乐团(Filarmonica di San Pietroburgo)、法国国家交响乐团(Orchestras National de France)、匈牙利国家爱乐乐团(National Filarmonica Hungarian)、萨尔斯堡莫扎特音乐学院室内乐团(Comrade Academica DES Mozarteums Salzburg)、柏林爱乐乐团(Berliner Philharmoniker)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