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作用(interaction),在心理学中的解释为,当实验研究中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自变量时,其中一个自变量的效果在另一个自变量每一水平上表现不一致的现象。[2] 某一因素的真实效应随着另一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当交互作用存在时,单纯研究某个因素的作用没有意义,必须分别探讨另一个因素不同水平上该因素的作用模式。若所有实验设计的单元格内都只有一个影响因素时,则无法衡量自变量之间的交互作用。[2]
当存在交互作用时,单纯研究某个因素的作用是没有意义的,必须分另一个因素的不同水平研究该因素的作用大小。
如果所有单元格内都至多有一个元素,则交互作用无法测量,只能不予考虑,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配伍设计的方差分析。
实验设计方法中交互作用表示当两种或几种因素水平同时作用时的效果较单一水平因素作用的效果加强或者减弱的作用。
交互作用是研究中必须考虑的因素。正交试验设计中,有专门的列指标表达交互作用。
表示方法:A×B、A×B×C等
计算方法:分手动计算和计算机软件计算,如SPSS。
前后配对数据的单变量方差分析
结果显示:
对照组试验前后收缩压的变化,p=0.522,无显著差异,说明时间因素并不是造成收缩压变化的因素;
嗜盐变化导致的收缩压变异与试验前后(时间因素)导致的血压变异,p=0.254,说明嗜盐变化不是导致试验前后血压变异的因素,或者说,试验前后出现的收缩压变异不是导致嗜盐变化的因素。具体如何解释以研究所关注的指标为准,本例是考察试验前后收缩压变异,故以前一种解释为准。
考察试验前后嗜盐变化,p>0.05,及试验前后嗜盐情况无显著性变化,说明嗜盐情况,在试验前后,未发生改变,没有影响到收缩压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