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词条:罗马共和国
罗马共和国末期,社会形势极为动荡。公元前44年,盖乌斯·尤利乌斯·恺撒遇刺身亡,遗嘱指定屋大维为其继承人。时年19岁、身在希腊阿波罗尼亚军中的屋大维获悉后,立即行军回到罗马。此时的罗马正掌握在谋杀恺撒的共和派元老布鲁图与卡西乌斯手中。屋大维设法与恺撒的同僚马克·安东尼、雷必达结盟,史称后三头同盟。三人开始清理元老院异端,百余名元老和上千名骑士被杀。安东尼与屋大维率军追击已经逃往东方的布鲁图与卡西乌斯。公元前42年,布鲁图与卡西乌斯在腓力比之战中兵败自杀。屋大维返回罗马,安东尼则前往埃及,与恺撒的情人、埃及托勒密王朝女王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埃及艳后)结盟。至此,罗马西属屋大维,东属安东尼。
安东尼专注东方帕提亚战事,并始终和埃及女王保持亲密关系。屋大维在罗马广结人心,巩固权力,同时中伤安东尼,称其勾结外国势力、反叛罗马。双方矛盾日益激烈。终于,前32年,屋大维向安东尼宣战。前31年9月,安东尼和埃及女王的联军,在希腊的亚克兴角与屋大维交战,史称亚克兴海战。结果,安东尼惨败,与女王逃回埃及。前30年,屋大维入侵埃及,安东尼和女王先后自杀,而女王与恺撒的私生子凯撒里昂被处死,托勒密王朝灭亡。至此,埃及成为罗马的一个行省。
前27年,屋大维巧妙运用政治手腕,一面对外宣称卸除一切大权,要恢复共和制;一面又装作迫于元老院和公民的请求,接受与共和制度完全违背的绝对权力,成为首席元老(即元首,元首制由此而来)、最高执政官、终身执政官、终身保民官、大祭司长等,自称“第一公民”、最高统帅(或译作“凯旋将军”、“大元帅”),并获得了元老院授予的“奥古斯都”(意为“神圣的”)和“祖国之父”的称号。屋大维的这场精彩演出宣告了罗马帝国的建立。 盖乌斯·屋大维
主词条:朱里亚·克劳狄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