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pǎi jī pào dàn
mortar projectile;mortar shell 迫击炮弹
迫击炮用炮弹。
迫击炮弹有尾翼稳定的,也有旋转稳定的。除某些大口径迫击炮弹是由后膛装填外,多数迫击炮弹是由炮口装填,依靠自身重力下滑,以一定的速度撞击炮膛底部击针而使弹上的底火发火,迫击二字即源于此。
与线膛火炮相比,迫击炮具有如下优点:
(1)弹道弯曲,落角大,死角与死界小,并且容易选择射击阵地;
(2)质量小、结构简单、易拆卸、机动性好,可以抵近射击;
(3)发射速度高。一次装填,省去了退壳、关闩和击发动作;
(4)炮弹经济性好。弹体材料及装药价格较低廉。 迫击炮的上述优点,给了它存在和发展的生命力。但是,由于迫击炮的初速低、射程近、散布大,且难以平射,因而也限制着迫击炮弹的使用和发展。
和一般后膛火炮弹丸一样,迫击炮弹按用途分主要包括:主用弹和辅用弹;按稳定方式迫击炮弹可分为:尾翼稳定迫击炮弹和旋转稳定迫击炮弹两种。
了解早期的国产迫击炮弹,需先从迫击炮弹的结构说起。无论是早期的国产迫击炮弹、国外的迫击炮弹,还是现装备的迫击炮弹,一般由弹体、尾翼、发射药(包括基本药管)、引信4大部分组成。
弹体迫击炮弹的弹体除少数呈圆柱形外,一般呈水滴形状,弹头部圆钝,尾部圆锥较长。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使炮弹质心靠前,以利于飞行稳定。早期的弹体材料多采用灰口铸铁(又叫生铁),由于灰口铸铁机械性能差,强度低,形成破片性能差,以后逐步被钢性铸铁及稀土铸铁材料所替代。炮弹弹体外表面设有几道环槽,称为弹带,其作用是炮弹发射时火药燃气在环槽处膨胀形成涡流,以减少火药燃气的泄出量,提高其利用率。
尾翼尾翼是迫击炮弹飞行的稳定装置,同时用于安装基本药管和附加药包。尾翼由尾管和翼片组成,尾管壁上开有一定数量的传火孔,(一般为12~18个孔),主要用于引燃附加药包。翼片必须要有一定的数量,一般为6~12片,而且要对称均布并为双数,便于在飞行中尾翼各方受力一致,保持飞行稳定。
发射装药迫击炮弹的发射装药由基本药管和附加药包组成。基本药管由底火、纸管和速燃药组成,称为基本装药。射击时固定在尾管周围的药包,称为附加药包。附加发射药一般装在布袋内,有等重量袋装药包和环状药包两种。迫击炮弹的发射装药是可以调整的,单装一个基本药管为0号装药,每增加一个附加药包就增加一个号码数的装药,装药号数越大,意味着附加药包就越多,初速和射程也就越大。
引信引信用于起爆弹体,根据弹种的用途不同,配用的引信也各不相同。
我国早期迫击炮弹
迫击炮在战争中的实际应用,演绎出一幕幕经典战例。早在土地革命时期的1928年8月,湘赣两省的敌军探知毛泽东、朱德率红军主力离开井冈山,湘军新八军的一个师便从北面朝井冈山涌来,8月30日敌军从黄洋界脚下开始进攻。留守红军的两个连凭险据守,英勇抗击敌人,红军战士们把从南昌起义带上井冈山的一门迫击炮扛来,向敌人发射了3发迫击炮弹,其中一发正好落在敌人的指挥阵地上,敌人听到了炮声,以为是主力红军重回井冈山,利用傍晚逃之夭夭。毛主席得知这一消息后十分高兴,挥笔写下了《西江月·井冈山》著名词句:“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人宵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