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重庆大学
民国14年(1925年)冬,巴县议事会议长李奎安提出议案,倡议筹办重庆大学。[83] 1929年夏,“重庆大学促进会”成立,发布《重庆大学筹备会成立宣言》[83] 。同年10月12日,重庆大学正式开课,标志着一所现代化高等学府的正式成立。[3]
1929年10月12日建校开学典礼
1933年,学校开办本科,分文、理两院开始招收学生,并迁至重庆市沙坪坝嘉陵江畔,即如今的重庆大学A区。[84] 1935年5月底,重庆大学被批准为省立大学,改为“四川省立重庆大学”。同年,四川省立工学院合并至重庆大学,学校文、农学院并入四川大学。[83] 周恩来总理赴重庆大学演讲
1942年,学校被批准为国立大学,直属于教育部,省立重庆大学更名为国立重庆大学。1948年,重庆大学开始招生研究生,是中国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的大学之一。[85] 1949年11月,重庆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接管国立重庆大学,随后更名为重庆大学。此时,重庆大学已成为一所拥有理、工、文、商、法、医等六个学院,二十一个系科的综合性大学,在国内外享有非常高的声誉。[85]
1952年前后全国高校院系调整,重庆大学经并入其他高校的部分工科专业后,成为一所以机械、电气、动力、采矿、冶金等学科专业为主体的多科性工业大学,并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完全采用国产设备和国产原料的塑料工厂,填补了中国化学工业的空白;1958年,重庆大学成为国内最早开展计算机科学研究的大学之一,[88] 并于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86]
1978年改革后,重庆大学恢复发展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综合大学,同时成为了教育部首批恢复研究生招生并有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的单位之一。[85] 1981年,重庆大学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和博士学位授权单位。1999年成为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