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形演变流程图(文中出现序号参照此图所示文字)
象形字。上古人以贝为货币,“朋”字的甲骨文(图1)描绘的就是两串贝相并联的样子:每串之上画出了三枚贝壳——“三”非确数,而是代表“多”。甲骨文“朋”字还有下端相连而成环形的(图2)。金文(图3)的形体结构基于甲骨文,也像两串相并联的贝挂。“朋”为古代的货币单位。王国维认为“两系为一朋”,一朋应为10枚贝币。从图1、3的甲金文字形来看,正是两系为一朋的形象。郭沫若先生认为这种串在一起的贝原是一种“颈饰”——也就是项链。后来由颈饰演化为货币。[16]
“朋”字在小篆中作图4,《说文》以朋为凤之古文:“(朋)古文凤,象形。凤飞,群鸟从以万数,故以为朋党字。”古人认为“凤”是神鸟,是百鸟之王,能让群鸟集结在一起。所以,许慎就将“朋”字等同为“凤”字了。把“朋”等同于“凤”,这种说法,清代徐灏在《说文解字注笺》中辨析过:“朋党之名起于汉世,固非造字时所有。且经传朋字甚多,与凤了不相涉,亦绝无通用者。”所以,《说文解字》将“朋”字当作“凤”字的重文是没有缘由的。
汉隶(图7、8)将字形进一步变化,变为二“月”相并的形体,为后世楷书所沿袭。[14][16][17]
“朋”的本义是一种货币单位。《诗·小雅·菁菁者莪》记载:“既见君子,锡我百朋。”“锡”即“赐”,赐给我百朋,即赐给我货币钱财。从字形的分析可以看出,“朋”是两串贝系在一起,有聚集、聚合的含义在里面,由此,“朋”可以引申为比、并、伦比的意思。例如《山海经‧北山经》中说的:“有鸟焉,群居而朋飞。”用在人身上,就有了“朋党”“朋辈”“朋友”等说法,朋党是因某种目的而结合在一起的人,朋辈是志向相似的同辈人,朋友是志同道合的友人。而《诗·唐风·椒聊》中所说的:“彼其之子,硕大无朋。”“无朋”则可以理解为无以类比、无与伦比的意思。[14][17]
(表格信息来源:《汉语大词典》[4]《现代汉语词典》[5]《汉语大字典》[6])
【卷四】【鸟部】冯贡切
(凤)神鸟也。天老曰:“凤之象也,鸿前麟后,蛇颈鱼尾,鹳颡鸳思,龙文虎背,燕颔鸡喙,五色备举。出於东方君子之国,翱翔四海之外,过昆仑,饮砥柱,濯羽弱水,莫宿风穴。见则天下大安宁。”从鸟凡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