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大鼓,起源于清末民初,是在洛阳琴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流行在河洛地区一个较年轻的曲种,它有百年历史。洛阳琴书旧称“琴音”,早期的伴唱乐器是中国传统的七弦古琴。“琴音”原仅在官宦商绅和文人之间传唱,词曲典雅,流入民间后,改称“琴书”,其琴也改为扬琴。洛阳琴书早期演唱方式多为闭目坐唱,其唱腔委婉细腻,字少腔多,节奏缓慢拖沓,其演唱书目也多为才子佳人悲欢离合的中、短篇。[21] 据老艺人相传大约在1900年前后洛阳一带流行一种琴书,只有坠琴伴奏,艺人闭目端坐,唱腔低沉,节奏缓慢,在群众中不大普及。南阳鼓儿词艺人李四来洛阳以后,和琴书艺人同台演出。琴书艺人吸取了鼓儿词艺人大腔大口演唱和动作表演的优点,加之使用打击乐、书鼓和钢板,很能烘托气氛,很受群众欢迎。经过一段相当长时间的合作,改革丰富了洛阳琴书,使洛阳琴书发生了质的变化,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富有豫西地方风味,颇受群众欢迎的新曲种——大鼓书。

河洛大鼓早期流行于农村,20世纪30年代后渐渐流传入城市。在20世纪30年代中晚期,洛阳城区已经出现了相当稳定的曲艺市场,且艺人之间竞争激烈。自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河洛大鼓开始在洛阳及偃师的周边地区,如宜阳等地迅速盛行。

新中国成立后,许多原先存在的曲艺人员的行会制度逐渐被国家认可、资助的文艺体系所取代。在新的政治、经济环境下,河洛大鼓的发展进入一个新时期。二十世纪初,河洛大鼓由洛阳琴书和“单大鼓”结合,并吸收了“河南坠子”的一些曲调而形成了风格独特的地方曲种。其早期被人们称为“大鼓书”“鼓碰弦”“钢板书”。[21] 1950年,周恩来总理率领慰问团到朝鲜慰问抗美援朝的志愿军,偃师县二代鼓书艺人张天培随团演出。周总理观看演出之后问张天培:“你演的叫什么曲种?”张回答:“这是我们河洛地区流行的地方曲艺——大鼓书。”周总理说:“那就叫河洛大鼓吧!”根据周总理的建议,在1951年洛阳专区召开的第一次曲艺工作会议上将此种曲艺形式正式命名为“河洛大鼓”。

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给全国范围内的传统曲艺发展带来致命打击,河洛大鼓也不例外,由于政治环境骤变造成的影响直接导致了洛阳几乎所有传统曲艺表演的中止。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许多传统艺人成为被批判对象。洛阳地区传统曲艺界的境遇直到1977年才开始好转。“文革”后对传统曲艺的“解冻”把河洛大鼓推向一次短暂的巅峰。然而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河洛大鼓在城市以及一些郊县中则渐渐被边缘化。[4][5]

相关查询: 起源于 基础上 百年历史 才子佳人 悲欢离合
最新查询:曲云德 临时政府 干细胞 白金之星 建极绥猷 投入产出 区声白 藏宝阁 呼和浩特市 mKe u吸 党员干部必须清正廉洁 γ 超级8 蛋白胨 电子工业 扑克牌玩法大全 hexopyranose 良风洞风景区 琅岐轮渡渡口 邪殇神一 suicided 安德里斯·比德林斯 华丽杜鹃(原变种) 六级诵读菁华 湖北省武当山道观 R.monachica 师资力量 白丁蛎 宝塔菜 坚定之桌 叶沿林 秦·兵马俑幻想曲 catalogue 伦理道德 中文版会声会影11完全自学手册 化壁村 酱汁桃仁鸭舌 葡萄干芒果意式脆饼 Ҷľ 今井翼 历史学 半身像 图解西藏密宗 骄傲自大 黄金鲈 压缩机 头孢吡肟 赤褐色 旁遮普邦 猪肝炖清水粥 福运来西瓜 不可理喻 保护森林 丹东市 概率抽样 为民造福 一键锁屏 披沙拣金 娱支洲岛 奥革阿斯的牛圈 小常宝 矫姓 ����ٸ 利特尔 吴新周 学前班 当地人 麻孜·阿布 亲爱的,看招 他留人 台湾地蜥 出入口 基本面 平面镜 同一个 微不足道 象鼻嘴铁炮 PunchMusic 河洛大鼓
友情链接: 知道 电影 百科 好搜 问答 微信 值得买 巨便宜 天天特价 洛阳汽车脚垫 女装 女鞋 母婴 内衣 零食 美妆 汽车 油价 郑州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杭州 南京 苏州 武汉 天津 重庆 成都 大连 宁波 济南 西安 石家庄 沈阳 南阳 临沂 邯郸 保定 温州 东莞 洛阳 周口 青岛 徐州 赣州 菏泽 泉州 长春 唐山 商丘 南通 盐城 驻马店 佛山 衡阳 沧州 福州 昆明 无锡 南昌 黄冈 遵义
© 2025 haodianxin 百科 豫ICP备14030218号-3 消耗时间:0.023秒 内存2.83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