镔铁古代的一种钢,把表面磨光再用腐蚀剂
雪花镔铁戒刀
处理,可见花纹,又称“镔铁”。明代曹昭的《格古要论》卷六说,镔铁有旋螺花、芝麻雪花;常用的腐蚀剂为金丝矾,又名黄矾(硫酸铁)。镔铁原产波斯(今伊朗)、罽宾(今克什米尔)、印度等地,约在南北朝时传入中国。此后中国也掌握了制炼镔铁的技术。古代中近东、南亚有花纹的钢器分为两大类:一种以印度乌茨(Wootz)钢为原料制成;一种以高碳钢和熟铁叠打而成。唐慧林《一切经音义》卷55所说镔铁“以诸铁和合”,当指后者。镔铁主要用来制作刀剑,镔铁剑极其锋利,有“吹毛透风”之誉。 新版武松的雪花镔铁戒刀
唐代及以前的镔铁比较罕见, 但译来的佛经有 “镔铁” 记载, 应该和印度本身对这种产品的使用熟悉有关, 并不能代表唐朝本身镔铁的普及使用, 就更谈不上冶炼了。 宋代有文献记载产镔铁的地方值得怀疑的也有不少。哈密产镔铁主要是因为王延德记载的 “喫铁石” , 前面已经论述过其更有可能是陨铁或坩埚钢, 算是有可能的坩埚钢冶炼之处了。高昌回鹘大概是掌握了这个技术, 多次有关文物和其能够对照。 游大庆版武松手持雪花镔铁戒刀
契丹国从有关资料来看好像并没有掌握镔铁, 虽然有契丹献镔铁刀给大宋朝, 但它本身还接受从西域诸国进贡来的镔铁器物, 很难想像其自己能够生产镔铁, 很可能是接受西域来的镔铁刀再转送部分给大宋朝。
这是水浒传中少有的对兵器进行三番四次的描写和提及的。就算石宝的劈风刀也未曾有过这样的多次数描绘。可见此两把戒刀是非常得作者喜爱的兵器,尤胜于其他万般兵器,所以宝刀配英雄,更给武松增添了万般的光彩,武松凭此刀屡立战功。凭此刀轻松斩杀方腊三大王方貌。斩杀贝应夔,斩杀耶律得重。是仅有的几位以步战对马战,三战全以秒杀为结局的步战将领。此刀功不可没。掠马脚,砍马头,只需一刀,刀到身断。可以算得上水浒中上等兵器精品了。
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水浒传》作者。生平事迹未可考定,据说其人武艺高超,因为其生活年代是元末明初,于对镔铁的认识是很直接的。
武松所使的镔铁雪花刀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 (第二十七回 母夜叉孟州道卖人肉 武都头十字坡遇张青) 对于武松所用的镔铁雪花刀,就有详细的描述: “别的不打紧,有两件物最难得:一件是一百单八颗人顶骨做成的数珠,一件是两把雪花镔铁打成的戒刀。”
第二十七回 武松威震安平寨 施恩义夺快活林
“张青劝武松饮酒。至晚,取出那两口戒刀来,叫武松看了,果是镔铁打的,非一日之功。”
第三十回 张都监血溅鸳鸯楼 武行者夜走蜈蚣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