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量是指某一时间单位面积或体积栖息地内所含一个或一个以上生物种,或所含一个生物群落中所有生物种的总个数或总干重(包括生物体内所存食物的重量)。生物量(干重)的单位通常是用g/㎡或J/㎡表示。某一时限任意空间所含生物体的总量,量的值用重量或能量来表示。用于种群和群落。用鲜重或干重衡量时,规定用B表示;用能量衡量时,则用QB(也称活体能量,biocontent)表示。
广义的生物量是生物在某一特定时刻单位空间的个体数、重量或其含能量,可用于指某种群、某类群生物的(如浮游动物)或整个生物群落的生物量。狭义的生物量仅指以重量表示的,可以是鲜重或干重。与生产力是不同的概念。某一特定时刻的生物量是一种现存量(standing crop),生产力则是某一时间内由活的生物体新生产出的有机物质总量。t 时间的生物量比t—1时刻的增加量(A生物量),必需加该时间中的减少量才等于生产力,即生产力=△生物量+△减少量。
森林群落的生物量是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优劣和功能高低的最直接的表现,是森林生态系统环境质量的综合体现。森林生物量的定量估算为全球碳储量、碳循环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1] 在国家级森林资源监测中增加森林生物量是必然的,而地下生物量是森林生物量的重要组成部分。[2]
森林群落的生物量是指群落在一定时间内积累的有机质总量,通常的单位面积或单位时间积累的平均质量或能量来表示。生物量中的现存量则是指活有机体的干重,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包括林地积累的枯落物。当今普遍使用的生物量概念是后一种含义,即活有机体干重,不包括枯枝落叶层。森林群落生物量包括乔木层生物量、林下植被生物量。
林下植被生物量采用样方收获法测定,即在样地中机械布设5-10个1-2m2的样方将其中的草灌木(地上、地下)全部收获称重、并烘干测干重率。以样方的平均值推算全林的林下植被生物量。乔木层生物量的测定比较复杂,方法也比较多,比较常用的是收获法中的等断面积径级法,即根据一定标准选择一组标准木,伐倒后测定其生物量,然后以样本组生物量实测数据构建回归方程,以回归方程推算乔木生物量。
乔木层器官生物量:径阶等比标准木法,每五年一次,分别干、枝、叶、花果、根。
乔木层的生物量是森林群落生物量的最重要组成,对其的准确测定对于研究森林生长和森林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有重要作用。本标准规定了森林乔木层生物量的径阶等比标准木测定法,适用于森林乔木层生物量的测定,也适用于其它陆地生态系统中乔木层生物量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