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之名,始见《尚书·禹贡》:“海岱惟青州”,为古“九州”之一。据《周礼》记载“正东日青州”。因地处东海和泰山之间,位于中国东方,“东方属木,木色为青”,故名青州。抗日战争时期,在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先后建立起4个抗日民族政权,后分别改为益都县、益寿县、益临县。1948年3月,益都县解放,8月恢复青州市建置。1949年12月,撤销青州市,并入益都县。1952年6月,撤销益寿县、益临县,部分地区并入益都县。1986年3月,撤销益都县,设立青州市(省辖县级市,由潍坊市代管)。[80]
青州在上古时期为东夷之地。至夏商间,先后为爽鸠氏、季则氏、逄伯陵氏所据。青州一词最早见于《尚书禹贡》,青州为九州之一,书中提到:大禹治水后,把全国地区分为九个区域(《汉书·地理志》载:尧遭洪水,天下分绝为十二州,禹平水土,更置九州)。青州即渤海至泰山之间这片土地,此时的青州是地理学家确定的地理区域名称,而非行政区划。周初封吕尚为齐侯,该地始归于齐。春秋战国时代青州属齐国(齐国领域《齐太公世家》记载,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今临朐东南大岘山,北至无棣今河北盐山南),齐都城先在营丘后迁临淄,此时期的青州还不是政治中心。[27][103]
秦统一六国后,秦置三十六郡,今青州属临淄郡,当时青州范围内只有村落并无城池。西汉高祖三年(前204年)韩信败田横,地入汉。在今青州市境内置广县城(前204-311年),侯国,属临淄郡。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中央因直接管理一百多个郡国难度较大,设立刺史部,将全国分为十三刺史部,“青州刺史部”便是其中之一,驻广县,称青州城,但此时的刺史部只是监察区域,地方政区仍为郡县两级制。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当时青州刺史部有六郡三国,即齐郡、东莱郡、北海郡、济南郡、平原郡,千乘郡、淄川国、高密国、胶东国。现青州域内的“广县城”,隶属齐郡。[27][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