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剧的前身是贵州扬琴。贵州扬琴,亦称贵州弹词、文琴,是一种以扬琴为主要伴奏乐器,分角色坐唱的说唱艺术。 共10张 黔剧

清嘉庆年间,贵筑县的颜词徽,清道光五年(1825)兴义的张国华等人,曾在诗文中提到贵阳有扬琴的活动。今人俞百巍经过多年的研究认为,扬琴“在清康熙年间就开始在贵州流行,至今已二百多年历史”(《关于贵州弹词和文琴戏》)。

光绪年间,云南扬琴、四川扬琴、四川清音、湖南常德丝弦等相继传入贵州,促进了贵州扬琴的发展。光绪九年(1883),王石青、蒋发三、丁小瑞三人在贵阳建立扬琴“三友社”,在“文音茶社”里公开演唱。之后,黔西于光绪十一年(1885)成立“文音俱乐社”,织金于光绪十五年(1889)成立“庭院乐府”,安顺于光绪十六(1890)成立 “相悦茶社”,毕节于宣统三年(1911)成立“同乡娱乐会”,1921年前后,遵义、安顺、盘县、铜仁、都匀、兴义、安龙、独山、大方、贞丰等地相继出现了扬琴班社。经过多年的演唱实践,贵州扬琴逐渐成熟定型。据《贵州弹词汇编》记载,最早的贵州扬琴唱本是《二度梅》,于光绪十六年(1890)由王石青编次。

1950年,大定(今大方)县的扬琴艺人为配合“清匪反霸”运动,用贵州扬琴的曲调为秦腔剧本《穷人恨》配曲,用当地方言演出,开创了黔剧的先声。此剧用扬琴、三弦、胡琴伴奏的调子,传达悲喜的剧情,歌曲台词通俗易懂,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

1952年秋,黔西县扬琴艺人徐有三、封炳坤、李绍芝、魏利亨等,将婺剧剧本《百日缘》配以贵州扬琴唱腔,用当地方言道白,模仿京剧、川剧的表演、锣鼓,演出获得成功,并取名为文琴戏。尔后,徐有三又将贵州扬琴的传统曲目《搬窑》整理改编成文琴戏排练,在该县武神庙为第一次区乡干部会演出,熟悉的乡音土语引起了观众的共鸣,这次演出被黔剧界认为是黔剧的诞生。

1954年春,黔西县成立了业余文琴剧团。为建立文琴戏的观众基础,该团在以后的两年中,到全县百分之七八十的乡镇演出,受到普遍欢迎。随后,该团又到临近的金沙、织金两县演出,为观众喜闻乐见,并激起两县扬琴艺人的仿效。[4]

文琴戏和黔西业余文琴剧团的出现,引起了文化主管部门的重视。1956年5月,黔西县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黔西县文琴剧团,贵州出现了第一个专业文琴剧团。[5]

1957年后,各地在黔西县文琴剧团的影响下,相继成立了专业或半专业文琴剧团,并于1959到1960年间举行了两次文琴戏会演,黔西县文琴剧团作为贵州的地方剧种出访了四川,到成都、重庆演出。

相关查询:
最新查询:中下层 衣绣夜行 功德无量 桂来高速公路 在密西西比河长大成人 论功行赏 访问学者 西红柿蛋面 足尾铜山 载誉归来 通信技术 遥远的家 野比世修 金属腐蚀 银行存款 长久以来 长途跋涉 长颈圣母 阶级斗争 飞速发展 AngularJS 香米糍粑 高枕而卧 魔影紫光 陆九渊 活塞式压力真空计 巴拿马运河 documents manpower Ich werde dich auf Händen tragen 红五军 流言蜚语 钛合金 舒伯乐 人类文明大揭秘:脚印中不得不说的事 有时有 Customized Propellerheads 晓行望云山 郭奕鸣 黄瑞明 职业病 文化大革命 FRIENDS 水工钢闸门检测理论与实践 关系史 ׳ 魔兽金币 生活感 新津县 ultrasono 深感不安 С 人类史上 血管瘤 ERYTHREA ndk Oreonectes Trebella 邯郸道省悟黄粱梦 不定冠词 校董事会 半条命2:地狱已满 Asturias 她从对岸来 β-淀粉样蛋白 美学史 陶瓷业 匡远镇 Division 果敢性 看动漫学鄂温克语 特重型 妇产科 两口子 大里乡 phosphate 全州县 黔剧
友情链接: 知道 电影 百科 好搜 问答 微信 值得买 巨便宜 天天特价 洛阳汽车脚垫 女装 女鞋 母婴 内衣 零食 美妆 汽车 油价 郑州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杭州 南京 苏州 武汉 天津 重庆 成都 大连 宁波 济南 西安 石家庄 沈阳 南阳 临沂 邯郸 保定 温州 东莞 洛阳 周口 青岛 徐州 赣州 菏泽 泉州 长春 唐山 商丘 南通 盐城 驻马店 佛山 衡阳 沧州 福州 昆明 无锡 南昌 黄冈 遵义
© 2025 haodianxin 百科 豫ICP备14030218号-3 消耗时间:0.111秒 内存2.83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