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正三年(1457年),奉京都足利幕府之命,武藏国川越城(今埼玉县)城主上杉定正始建江户城;由于关东平原被山和海所环绕,上杉定正的家臣太田道灌将此处选为城址。
天正十八年(1590年),德川家康受封进入江户城。
庆长八年(1603年),随着德川家康在此建立幕府,江户成为了日本的政治、经济中心。
明治元年(1868年)1月,明治天皇击败江户幕府军,废除幕府制度。同年,明治天皇及其维新派军队进入江户府,改江户府为东京府;自此,东京府成为了日本的首都。
明治十一年(1878年),划伊豆诸岛归东京府管理。
明治十三年(1880年),划小笠原诸岛归东京府管理。
明治二十二年(1889年)5月1日,析东京府中心地区,设东京市,辖15区;府、市共存。
明治二十六年(1893年),三多摩地区从神奈川县划归东京府。
明治年间(1868年—1912年),东京府、东京市进行维新改造,使用砖块和石块建造房屋,并用鹅卵石铺设道路。
大正十二年(1923年)9月,关东大地震将东京市中心地区夷为焦土,超14万人死亡或失踪,30万栋房屋被毁。
昭和十八年(1943年),受第二次世界大战影响,撤东京府、东京市,设东京都。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东京都共受到102次空袭,人口锐减。战争结束后,东京都启动重建计划。
昭和二十二年(1947年),日本实施新的地方自治制度,选举产生东京都首任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