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壁为文庙最前方的一座建筑,与棂星门互相对峙,已废。棂星门面阔5间,全用石材建成。泮池为一半月形状的水池,池上有青石单拱小桥,称月桥。池虽小,但建筑精美,小巧玲珑。泮池为学宫的象征。大成门面阔3间,悬山顶,灰色布瓦盖顶,两端各有侧门一间。名宦祠位于大成门左侧,面阔3间,硬山顶,灰色布瓦盖顶,祠内原祀辉县历代有贡献的县令与地位显赫之人。
乡贤祠位于大成门右侧,面阔3间,硬山顶,灰色布瓦盖顶,内祀东周高柴,晋隐士孙登、宋明儒邵雍、元鲁国公姚枢、明翰林院侍读学士王衡、清征军孙奇逢等26人。忠义孝悌祠原在名宦祠南,3间,已废。文昌祠原在棂星门东,后移古城外东南隅文昌阁处,早废。奎光楼与文昌祠同,被移往文昌阁处,早废。崇圣祠原在文庙东北隅,明万历至清道光年间先后6次重修,已毁。敬一亭旧在学署明伦堂前,四角单檐攒尖顶,小八角石柱。亚圣殿即祭祀孟子的殿堂,面阔3间,卷棚顶,灰色筒瓦盖顶,殿四周有围廊,木质副阶柱。东西两庑位于亚圣殿两侧,各9间,先后为供奉先贤先儒65位,东、西两庑的两端分别有神厨、神库、祭酒、祭帛之处。现西庑完好,东庑不存。至圣殿也称大成殿、先师殿,为文庙的主体建筑,面阔5间,进深3间,悬山顶,琉璃筒瓦盖顶。殿内结构为五架梁,典型之叠梁式建筑。庙内有众多重修文庙碑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