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显在《佛国记》首次记录此西域国家名为乌苌国,玄奘《大唐西域记》记作乌仗那国,均为梵文Udyāna(或拼写作Uddiyana)的音译,意为花园,地理位置相当于今巴基斯坦国开伯尔-普什图省斯瓦特县。另外,《洛阳伽蓝记》记作乌场国,《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作乌长那,《往五天竺国传》作乌长国,国人自称“郁地引那”。 乌仗那
玄奘记述,此国多坚城,王多居瞢揭厘城。经考证,此城为梵文Mangalaor的音译,故址在今明戈拉市(Mingora,斯瓦特县的重要城镇,地理坐标:东经72.886062度,北纬34.772937度,海拔高度984米),位于斯瓦特河(Swat River,玄奘记作苏婆伐窣堵河)南岸。而“达丽罗川”(Darel Rive,今译达雷尔河)则是该国旧都城所在地,现今此地属于巴基斯坦国北部地区(巴控克什米尔,地理坐标中心点:东经73.582220度,北纬35.603122度,法显记作陀历国),曾是雅利安支脉的达尔德人(Dardistan或Daradae、Daradrae、Derdae等)的居住地。
乌仗那国地处葱岭之中,源自雪山的斯瓦特河,把这里冲积成山谷平原,而独特的高山谷地气候,则适合各种作物生长,不仅盛产葡萄,而且郁金香花开繁盛。这里矿产丰厚,出产金、铁。人民性情和缓,生活崇尚自然,因昼夜温差较大,随身披着白色的毛毡成为鲜明的着装特点,寒时可以裹身,日晒时可以遮阳,睡时更可以当盖被使用。语言和饮食习惯,与印度中部地区基本相同。
人民性情和缓,生活崇尚自然,因昼夜温差较大,随身披着白色的毛毡成为鲜明的着装特点,寒时可以裹身,日晒时可以遮阳,睡时更可以当盖被使用。语言和饮食习惯,与印度中部地区基本相同。
根据法显和玄奘的记述,在公元402年-629年这220年间,佛教在这里的传播,经历了寺院从500余所,到高峰时的1,400余所,再到“今渐减少”的过程,教义则从小乘向大乘、密宗演变,因此是研究佛教史的宝贵资料。这里是佛教密宗的发源地之一,对藏传佛教影响巨大。
乌仗那
右图为河谷中的Shingardar村,保留了建于公元6世纪的佛塔遗迹(原塔高18米,基础深8米,供奉有佛舍利等佛教文物)
中国与此地的文化交流密切。自公元402年初,晋代高僧法显一行首到此地之后,历代中土高僧前往天竺求学佛法,都必经于此,其中包括南北朝时期的高僧宋云、惠生;唐代高僧玄奘、慧超、道琳、玄照等。特别是玄奘大师在归国途中,过印度河上游时,部分经书被河水冲走,正当他万分懊恼时,有幸得到乌仗那国的佛寺帮助,他驻留50多天,才得以补充完备了经卷,终为大唐取来了真经。而乌仗那国的昙摩罗尊者,早在南北朝时期,即携带佛舍利和经藏到汉地弘法,他通晓汉语,并在洛阳城西兴建了法云寺。北齐时,乌仗那国的那连耶舍法师翻越葱岭进入中国,翻译了多部佛教经典,如:《月灯三昧经》、《菩萨见实三昧经》、《明灯三昧经》、《大悲经》、《须弥藏经》等13部70多卷经书,于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圆寂,世寿100岁。对藏传佛教有重大影响的莲花生大师出生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