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粮液酒以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五种谷物为原料,以“包包曲”为糖化发酵剂,以陈年老窖池为发酵设备,依托独有的“跑窖法”工艺,通过泥窖发酵、分层起糟、看糟配料、量质摘酒、按质并坛”传统工艺特色等一百多道工序酿造而成,以“香气悠久,味醇厚,入口甘美,入喉净爽,各味谐调,恰到好处,尤以酒味全面而著称”的独特风格闻名于世。[18] [19]
五粮液始终守护“中华老字号”荣誉,在五粮液酒的生产过程中,依托系统工程和中国五行哲学原理,遵守“道法自然、古今恒通、传承发展、匠心善工”的传统技艺,坚持“料必优、时必适、工必到、法必精”的古训,秉持“优质、高产、低耗、均衡、安全”的现代化生产理念,总结提炼出“种、酿、选、陈、调”美酒五字诀,形成了酒体内在的协同作用和外在的益生效应。
“种”。“粮为酒之本”,好酒是酿出来的,更是“种”出来的。粮食种植是酿造高品质美酒的重要环节之一——五粮液地处北纬30°黄金酿酒带,精选五谷入酒,高粱产酒清香味正、大米产酒醇和甘香、糯米产酒纯甜味浓、小麦产酒曲香悠长、玉米产酒喷香尾甜,合成各味谐调的完美口感。为确保原粮品质,以宜宾为核心、四川为主体,兼顾国内部分优质产区,五粮液在全国范围内升级建设专用粮基地百万亩,种植酿酒所需专用粮。通过对育、种、收、储、运、交各环节标准化、精准化、智慧化的科学管理,全面提升酿酒原粮品质,实现“从一粒种子到一滴美酒”的全过程100%可溯源,持续酿造高品质美酒,满足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酿”。“千年老窖万年糟,酒好须得窖池老。”作为浓香型白酒不可复制的核心优势资源,拥有一大批连续发酵不间断使用的窖池群,最早始于1368年(明初洪武元年)的五粮液古窖池群,活态酿造延续至今,不间断生产时间长达655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五粮液窖池群及酿酒作坊被列入“国家工业遗产”,并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五粮液地穴式曲酒发酵窖古窖泥中含有丰富的功能微生物,通过“以糟养窖,以窖养糟”长期不间断的迭代进化,赋予了五粮液经典幽雅的古窖浓香。五粮液明初古窖泥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是国家博物馆目前收藏的唯一一件“活文物”。
从选粮配料、磨粉制曲、酿造发酵至开窖取酒,五粮液酒的酿造时间周期长、操作要求细、控制难度大、生产成本高,尤其是在酿造发酵阶段,需经过“跑窖循环”“续糟发酵”“沸点量水”“分层起糟”“混蒸混烧”等多道极其复杂工序,每轮次发酵时间就需70天,双轮发酵达140天,发酵期在各香型白酒生产中历时最长,其传统酿造技艺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选”。坚持“分级甄选、优中选优”,精细化识别原酒酒液色、香、味、格的差异,通过“掐头去尾”“量质摘酒”“按质并坛”等精准化操作,由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技师对精酿原酒边尝边摘,严格根据感官、理化等指标,细分原酒等级,确保口感和品质最上乘的原酒才能用作生产“五粮液”,这种可生产五粮液的原酒在所有原酒中的比率称之为“名酒率”。随着窖池老熟程度的提升,名酒率也会不断提升,最高可达5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