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跃兰的成名,缘于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的一次报道。1997年,何跃兰从郴州汽修厂下岗,几天后自谋生路开起一家服装店,后又在厂领导的邀请下承包厂里的医务室。加之生活中一些异于常人的爱心举动,何被媒体发现。
在《焦点访谈》报道前,《中国劳动保障报》报道了何的事迹,《焦点访谈》通过该报道了解何后,准备以“全国十佳公民”中自强不息的典型推出。但这个以批评报道闻名的栏目的记者来到郴州后,却找不到何跃兰,何跃兰被郴州官方“软禁”,原来他们以为要曝光何所在企业的改制。
在搞清《焦点访谈》的采访意图后,郴州官方态度剧变。《焦点访谈》栏目组提出要采访时任郴州市委书记李大伦,当时在《郴州日报》担任编辑的王培先通过李的秘书转告李,李欣然接受采访。
2002年2月22日,《焦点访谈》播出了下岗女工何跃兰的事迹,当晚李大伦就赶往何跃兰家中,看望了其家人。平时不易接近的李大伦左手拿着一束花,右手握一个红包,送给何跃兰,这一画面通过郴州的媒体报道家喻户晓,何从此一夜成名。
何跃兰来到郴州市文化事业发展总公司,做的一件最广为人知的事就是打理东街桥工程。
东街桥是郴江东岸连接该市主城区的一座桥,在1999年“8·13”洪灾中被冲毁。当地政府一直有意修建一座桥,但因为缺乏资金未动工。何跃兰通过一名在郴州经商的浙江老板牵线,认识了另一名浙江老板,为该桥带来了一笔招商引资资金,因此获得了政府奖励。因为东街桥工程,自此何的经历变得耐人寻味,其财富神话也被涂上了一层迷雾。 何跃兰
2003年,《郴州日报》的一位记者曾接到关于该市苏仙北路改造工程的投诉,去现场了解,竟被告知工程老板是何跃兰。在多种场合,何跃兰抛头露面,给人事者的印象,实际上她只是拿着两千多元每月工资为他人办事。
在一段郴州电视台当时播出的节目中,何跃兰出现在东街桥竣工典礼现场,时任副市长的雷渊利参加剪彩。在电视画面中,何跃兰拿着稿纸在话筒前讲话。这是何跃兰成名后第一次以老板的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承包东街桥工程是何跃兰的第一桶金。
何跃兰,同时拥有一家贸易公司、一家茶楼、一家美容院、一家超市,同时还收购了一家电站。何在日后的简介中,称自己涉足6个行业,加上其一以贯之苦心经营的“出版行业”(即出版宣传自己形象的刊物),当属名实相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