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糖果是由一定数量的气泡或其所形成的泡沫体与液体包括砂糖、淀粉糖浆或转化糖浆溶液相结合而成的气泡糖体。气泡形成的泡沫体是一种胶体系统,它包含连续相和分散相,液体或分子状态的固体为连续相,细小的气泡为分散相。泡沫中的气泡大小不同,从几微米至数百微米之间变化,而气泡的多少所产生的体积浓度直接关系到泡沫的性质与效能,影响充气糖果的基本性质。[3] 充气糖果
根据产品密度差别,充气糖果可分为高度充气、中度充气和低度充气三种产品。高度充气产品密度可低至0.2 g/cm3左右,中度充气产品密度约在1.0 g/cm3左右,而低度充气的密度高到(1.3~1.4) g/cm3。由于密度不同产品结构与口感风味也完全不同,彼此呈现各自不同的特有性质。[1]
高度充气糖果
高度充气糖果充气程度大,质地轻、组织疏松,能漂浮在水上,密度在0.6 g/cm3以下,色泽洁白、口感柔软、略有韧性而富有弹性。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产品为棉花糖。这样性质的糖果大多采用具有凝胶性能强的亲水性胶体,如高凝冻力明胶。因持水力大,棉花糖产品水分可高达16%以上,品质也十分稳定,气泡稳定持久。[1] 高度充气糖果
中度充气糖果
中度充气糖果充气程度略低,松软程度不如高充气度的糖果,相对密度在(0.8~1.1) g/cm3之间,几乎也能漂浮在水中,糖体结构比较紧密,相对含水量较低约在10%以下,其代表性糖果为牛轧糖。通常是以卵蛋白作为发泡剂,气泡稳定性常常依靠提高温度和降低含水量使糖体坚定而提高稳定性和松脆性,并添加果仁作为支撑糖体和增进口感香脆的作用。此外增加砂糖含量或添加微结晶糖,使其产生微晶体结构,即所谓砂性的组织结构,也可以改善口感,提高松软性而不粘牙,并能增进糖体的稳定性。[1]
低度充气糖果
低度充气糖果充气程度很低,糖体结实,疏松度差,结构坚定,口感柔韧,相对密度在(1.15~1.35) g/cm3,相对含水量在5%~8%之间,产品以奶糖和求斯糖为代表。奶糖具有韧性和咀嚼性,必须控制适宜的含水量,才具有柔韧带有咀嚼性的优良口感,而求斯糖却存在有一定含量的微晶糖,其结构稳实,有咀嚼性而不粘牙。有良好的口感和稳定的品质。随着充气程度和采用发泡剂的不同,充气糖果品质有明显差别;比如高度充气的棉花糖,采用明胶为发泡剂的柔韧富有弹性,而采用卵蛋白的柔软弹性差,因为卵蛋白质黏度低,没有凝胶性能,仅有很低的回弹力,不如明胶由于凝胶作用而能产生较强的回弹力,所以利用卵蛋白做棉花糖的往往与明胶混合使用,既可降低黏度,又可增加凝胶性能,使其产生有一定的回弹力,最适宜于做浇注成型的棉花糖,而仅用明胶的适宜于制造挤出成型的棉花糖。又只用卵蛋白做充气糖果的黏度低,疏松程度好,比如中度充气的牛轧糖,随着水分含量高低,口感从松软而至松脆变化,其特点不易粘牙。又以明胶做低度充气糖果的黏度高韧性大,疏松程度较低,水分含量较低时,糖体坚硬容易粘牙,如低度充气的求斯糖或奶糖常常使用微结晶糖来改善口感,和适量的油脂来增加其润滑性。[3] 低度充气糖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