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
柳子戏是山东古老剧种之一。[2] 明万历年间,沈德符(1578—1642年)在《野获编·时尚小令》中记载:“元人小令,行于赵燕,后流传各地。自宣德、正统至成化、弘治年间,中原流行【琐南枝】、【傍妆台】、【山坡羊】,之后又有【耍孩儿】、【驻云飞】、【醉太平】诸曲流行。嘉靖、隆庆间,兴起【闹五更】、【寄生草】、【罗江怨】、【哭天皇】、【干荷叶】、【银绞丝】等曲,不问南北,不问男女,不问老幼良贱,人人习学,人人喜听。”文中“中原”指以河南开封为中心的周围地带,即后来柳子戏、大弦子戏、罗子戏、卷戏等剧种的主要流行区域。柳子戏现存的俗曲,许多与明、清俗曲刻本中的曲牌名称相同,如《山坡羊》、《琐南枝》、《耍孩儿》、《沽美酒》、《黄莺儿》等。由此可见柳子戏主要是在元、明、清以来民间流行的俗曲小令基础上演变发展而成。[3] 共10张 柳子戏
清初,《聊斋志异》作者、山东淄川(今淄博)人蒲松龄就曾编过“戏三出”:《考词九转货郎儿》、《钟妹庆寿》、《闹馆》。[4] 清初柳子戏还曾在北京演出过,在《日下看花记》中曾有“有明肇始,昆腔洋洋盈耳,而弋阳、梆子、琴、柳各腔,南北繁会,笙磐同音,歌咏升平,伶工荟萃,莫盛于京华”的记载,记述的是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四大徽班进京前的情况,那时柳子腔就已被列入“一时称盛”的剧种,与昆、弋、梆相提并论,被称为“东柳、西梆、南昆、北弋”。[5]
到清中叶乾隆年间,柳子戏(弦子戏)已在山东、河南一带广为传播。李绿园写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的小说《歧路灯》中有“历城的一班弦子戏”的描述。然而,自乾隆五十五年徽班进京后,皮簧逐渐占据京城剧坛,柳子腔只好返回山东、冀南和豫东一带,在农村集镇中演唱,再未恢复当年盛况。
咸丰初年(1851年)左右,汶上县演红脸的艺人姚天机在鲁西南创立科班,培养出一批深受群众喜爱的演员,如“十里轰、盖山东、玻璃水眼、张道洪”,在这之后还有演员刘玉柱(小生)、江米人(旦)、姚兰臣(丑)、周保三(净)等。到宣统二年(1910年)左右,柳子戏职业班社以运河为界分为四路。西路为曹县的义盛班,由张庆云领班,活动于菏泽、济宁一带;东路由立家兴领班,活动于费县、临沂等地;南路由张敬友带班,活动于苏北、丰县一带;北路由苗发云组班,以章丘为活动中心。[5] 柳子戏
民国时期
抗日战争爆发后至新中国成立前夕,柳子戏几经磨难,艺人们或改唱他戏,或弃戏务农,只有个别剧社勉强维持演出,惨淡经营。[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