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压迫和反抗民族压迫的斗争在历史上早已存在,但其实是在改变现存所有制关系的民族运动,则是从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的时代开始的。17、18世纪,西欧许多国家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这些国家发展起来。由于没落的封建制度严重地阻碍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便要求彻底摧毁封建制度,建立统一的民族市场,使操同一种语言的人所居住的地域用国家形式统一起来,保证商品生产获得完全胜利。这是民族运动的经济基础。
建立民族国家是一切民族运动的共同趋向,因而民族国家是资本主义时代典型的正常的国家形式。西欧各资产阶级民族形成的过程,同时就是它们变为独立的民族国家的过程。东欧的情形则不同,这里形成了多民族国家。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多民族国家(如奥地利、巴尔干国家和俄国)的被压迫民族掀起了反对民族压迫的斗争。这一斗争是在压迫民族和被压迫民族的统治阶级之间进行的。帝国主义时代,民族压迫超出一国范围,于是民族运动便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压迫民族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解放运动。
资产阶级是民族运动的主角。民族运动的内容取决于运动提出的各种不同要求。如土地问题,语言及公民权利平等问题,迁徙、开办学校和宗教信仰自由问题等。民族运动的力量决定于该民族无产阶级和农民参加运动的程度。无产阶级参加并不改变运动的资产阶级性质。无产阶级支持一切有利于削弱或推翻帝国主义的、进步的民族运动,但注意防止无产阶级意识受到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的腐蚀;同时又反对个别可能出现的旨在保持和巩固帝国主义统治的民族运动。
也指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
抢花炮是壮族、侗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历史悠久,具有强烈的对抗性和民族特色,被称为“中国橄榄球”。比赛在长60米、宽50米的场地上进行,每场比赛双方各出场8名运动员在场上争抢花炮,一方持花炮奔跑、传递,使花炮进入对方的花篮得分;另一方则进行争抢,阻止对方得分。全场比赛时间为40分钟,分上、下两个半场,每半场20分钟,中间休息10分钟,得分多者为胜队。
毽球是由侗族、苗族、水族同胞喜爱的传统体育活动手毽演变而来,比赛场地长11.88米,宽6.1米,中间以球网相隔,双方各派三名选手。其技法以踢、触为主,可用头、脚及身体去接球,但不能用手臂触球。比赛采用三局两胜制,以先得15分并至少比对方多得2分者为胜一局。
龙舟是一项在各少数民族中广泛开展的体育活动,壮、苗、傣、白、土家等诸多南方少数民族均有在节日赛龙舟的风俗。
按照第八届龙舟竞赛规程的规定,龙舟竞赛项目包括标准龙舟和小龙舟两个项目,标准龙舟比赛有男子直道竞速、女子直道竞速、男女混合直道竞速250米、500米、800米、1000米等比赛项目;小龙舟比赛有男子直道竞速、女子直道竞速、男女混合直道竞速250米、500米等比赛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