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埠湖区位图
瓦埠湖,是安徽省淮河流域最大的湖泊,位于寿县城东南,纵横涉及长丰县、淮南市2个行政区域:长丰县占30%,淮南市占70%(其中寿县占65%,),北起寿县城附近的五里闸,南至邢铺,全长60公里,水面最宽6000米,最窄处只有300米,流域总面积4200平方公里,水位保持在18.0米时,其相应的湖区水面达156平方公里,深处水深4.5米,浅处水深0.5米,湖区内平均水深2~2.5米,蓄水量为2.2亿立方米。[2][3]
此湖原系东淝河下游河段,在沿河注入的部位,两岸低陷,积水而成。清光绪《寿州志》载:“(沿河)过庄墓桥西行,至瓦埠街下十五里注肥,其南北滨悉卑下,每遇水涨,数十里皆成巨浸,殆《郦注》所称‘水积为阳湖’者也。”[4] 瓦埠湖全景
瓦埠湖流域面积420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河川径流深95毫米,多年平均来水量3.99亿立方米,最多年为8.66亿立方米,最少年为1.56亿立方米,经东淝河与淮河相通,为县境最大的天然蓄水库。[4]
瓦埠湖承低山丘陵来水,中段宽浅潴水遂为湖,经东淝河下游宣泄入淮。[6]
入湖河流主要为瓦埠河,东淝河和陡涧河等。[2]
瓦埠河,亦称沿河,古称阎涧水,俗称庄墓河,其上源及支流均为季节河。清光绪《寿州志》载:“沿河即阎涧水,出合肥县北土山,历定远县西至方家集入寿州境,过庄墓桥水始盛,通舟楫……。”沿河上源支流甚多,主要的有三条:西源,发源于长丰县吴山镇南桥冲水库,穿合淮公路北流,经龙门寺到车王乡甄小桥转西北流,过庄墓桥到陈岗嘴入瓦埠湖,这是主河道,全长52.8公里,源头高程近67米,落差49.5米,河底比降1/1000;中源,发源于双墩乡北部朱冲,经黄坝向西穿淮南铁路北流,经下塘西侧余桥和瓦东干渠燕庄地下涵,到甄小桥与主河道汇合,全长40.5公里,源头高程62米,落差近45米,河道比降1/900;东源,发源于吴店乡海宝集东侧,向北经东岭塘、下塘渡槽,在陶湖乡红石桥转向西北,穿淮南铁路到车王集附近老鼠笼汇入中源。全长35公里,源头高程62米(老鼠笼附近22米),落差约40米,河底比降1/870。[4]
东淝河,发源于肥西县,承接东起大潜山,西至六安市的龙穴山以北来水。上游有东淝源、西淝源,在寿县董埠汇合,北流经石埠嘴、船涨埠、白洋淀入瓦埠湖,以下河湖混流,经本县22个乡镇,至后赵台入淮,流经本县约80公里。1950年开挖长15公里的新淝河,增强了排洪能力,水位高程(1954年汛期最高水位25.78米)一般在17—18米。[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