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姚思廉《陈书·徐陵传》:“且天伦之爱,何得忘怀?妻子之情,谁能无累?夫以清河公主之贵,馀姚书佐 之家,莫限高卑,皆被驱略。自东南丑虏,抄贩饥民,台署郎官,俱馁墙壁,况吾 生离死别,多历暄寒,孀室婴儿,何可言念。”[1] [2]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生离死别”。[1]

南朝时有个徐陵,是个写文章的高手。据说,他的文章一出手,往往就马上被人传抄出去,很快就广为流传,许多人还能熟读到背诵出来。人们称徐陵为一代文宗,当时的世家大官几乎都收藏徐陵的文本。因此,徐陵理所当然地成为御用文人,从陈文帝到陈宣帝统治期间,国家的重要文件,都是由徐陵起草写成;文檄、军书以及皇帝对臣子的任免、褒奖、处罚等事项的诏策,也都出自徐陵之手。[3]

在徐陵的青年时代,那时还是梁武帝统治的时候。梁武帝接纳了西魏降将侯景,却招来了侯景攻陷京城的大乱,梁武帝本人也被侯景拘禁起来,活活饿死。在这次大乱中,徐陵的父亲徐摘也被围困在京城里。京城长期缺粮,十个人里面有八九个被饿死。徐陵得不到父亲的消息,心里非常焦急,又没有任何办法可以解救。徐陵只得按为父亲守丧的仪节,每天吃蔬食、穿布衣,也不外出。这样过了一段时间,梁元帝萧绎继位。传来消息说,徐陵的父亲还活着,侯景对他还有忌惮,不敢加害,但仍被扣留。徐陵思谋再三,不得已,写了一封长信给仆射杨遵彦,向他倾诉了骨肉离散的痛苦,希望他能帮助解救父亲。[3]

信是用骈文形式写的,文笔优美,感情凄切。把亲人之间生离死别的悲切伤痛,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其中有一段话是这样写道:“且天伦之爱,何得忘怀;妻子之情,谁能无累?况吾生离死别,多历喧寒,如得身还乡土,躬自推求,犹冀提携,俱免凶虐。”[3]

可是,杨遵彦不知什么原因,竞对此没有作出反应。除了营救无门这种可能以外,还可能是信还未到杨遵彦的手里,就已被好事者传了出去,以至流传于后世。[3]

从此,文人的笔下又多了一个“生离死别”的新词语,并且被人广泛使用。因为人世间,这样的事情太多了。[3]

世上万般哀苦事,无非死别与生离。人生最令人悲痛的事情莫过于亲友的离别,然而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相聚离别是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虽然痛苦,却也要慢慢接受。人们能做的,只有好好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把每一个当下的一天过得充实而有意义,珍视眼前的人和物,才不至于在离别的时候充满遗憾。[4]

成文用法

“生离死别”指很难再见的离别或永久的离别。联合式结构,在句中一般作主语、宾语、定语。[1] [5]

“生离死别”也作“死别生离”。[1]

运用示例

元·无名氏《合同文字》四折:“足道是死别生离,与俺那再养爹娘,永没个相见之期。”[1]

刚刚查询:生离死别 身怀绝技 尽在不言中 二分法 冷冷清清 Cronquist �ݳԻ��� 冷漠经典情歌合集 昆山县志 Bhairav Nightwish 忻雅琴 毛刷辊 morning Innovation transducer CRB指数 奥运选手 绝地大师 文化组 湄州湾 天主事工会 马桶哥 约旦河 沙万里 交际花 名小吃 水电费 jWebSocket Ļש 皇太子 北流市城西初中 疑难问题 母亲与娼妓 六村堡街道 什锦暖锅 国家标准 接线柱 主唱者 笑星班尼环球之旅 inferior 康熙南巡图 姜末鱿鱼 淞沪警备司令部 离地间隙 王中言 大中小 司法女神 鲤溪镇 Hundred Nirvana 翠娘 孛儿只斤·拙赤合撒儿 科威特城 并不矛盾 筱田美雨 玄英洞 铁岭市 费耐尔逻辑模型 waveguide 克里斯·辛格尔顿 西南少数民族风情游 穷于应付 周红转 石森达幸 细密画 松江区供销合作联合社 爱的重唱曲 吨公里 布尔表达式 手撕包菜回锅肉 南屏村古建筑群 Redundancy 工程学院 跟着节奏锻炼满当当英语 新赫布里底 岗稔根 逮捕令 碧翠丝
友情链接: 知道 电影 百科 好搜 问答 微信 值得买 巨便宜 天天特价 洛阳汽车脚垫 女装 女鞋 母婴 内衣 零食 美妆 汽车 油价 郑州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杭州 南京 苏州 武汉 天津 重庆 成都 大连 宁波 济南 西安 石家庄 沈阳 南阳 临沂 邯郸 保定 温州 东莞 洛阳 周口 青岛 徐州 赣州 菏泽 泉州 长春 唐山 商丘 南通 盐城 驻马店 佛山 衡阳 沧州 福州 昆明 无锡 南昌 黄冈 遵义
© 2025 haodianxin 百科 消耗时间:1.034秒 内存2.5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