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网在测绘学术语中专指为持续监测地壳水平运动、垂直形变等动态变化而建立的测量控制网络体系[1] 。根据测量精度和功能定位差异,南极大地控制网分为三个等级:
一等控制网由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连续运行基准站和国际GNSS服务(IGS)站构成,主要服务于高精度科研需求[1]
二等控制网作为区域首级控制网,需按规范周期进行复测更新,保障数据现势性[1]
三等控制网主要用于支撑1:500至1:5000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测绘等工程应用[1]
监测网实施遵循"分级控制、并置优化"的技术原则:
布设需与高程控制网、重力控制网空间并置,实现多源观测数据融合应用[1]
基准站选址需确保GNSS信号接收质量[1]
在冰川活动频繁区域优先采用浅埋式标志[1]
为确保监测网数据准确性,采用全过程质量控制措施:
外业实施阶段需执行100%自查与30%互查,重点核查观测数据完整性[1]
内业处理须经质检机构检验,确认坐标解算精度符合限差要求[1]
对复测周期超限或标志损毁的控制点,应及时组织补测维护[1]
控制点标志埋设按《南极测绘基本技术规定》附录A执行:
浅埋式标志适用于南极地区稳定基岩区,埋深不小于0.6米[1]
伸缩杆式标志专为冰冻层厚度超1.2米区域设计,可调节高度适应季节性冻胀变化[1]
每个标志均需配置不锈钢标牌,刻蚀点号、等级及埋设日期等信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