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6月,根据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指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陈毅任军委书记,王尔琢任参谋长,辖第28、第29、第31、第32团,全军共6000余人。
12月,红五军主力,由湘鄂赣边转战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与红四军会合。红四军在井冈山斗争中,打破国民党军多次“进剿”和“会剿”,巩固和扩大了根据地。1929年1月14日,以第32团和红五军主力留守井冈山,红四军主力在毛泽东、朱德率领下离开井冈山向赣南进军。3月中旬,在闽西长汀附近取得歼灭国民党军1个旅的胜利;并将红四军所属部队整编为第1、第2、第3纵队,共3000余人,随后,红四军在赣南、闽西20余县境内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根据地。6月,以闽西地方武装组建第4纵队,全军发展到6000余人。12月,红四军党组织在福建上杭古田召开第九次代表大会,总结红军诞生以来的建军经验,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
古田会议决议是红军建设的纲领性文献,标志着红军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军路线的形成。1930年6月,红四军编入红一军团。[2]
1928年井冈山会师后红四军下辖两个师。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王尔琢任参谋长,陈毅任政治部主任。
第十师(原朱部):师长朱德(兼),党代表宛希先。下辖两个团:二十八团、二十九团。
第十一师(原毛部):师长毛泽东(兼),党代表何挺颖。下辖三个团:三十一团、三十二团、三十三团。
湘南各县农军编入两师中。不久,成立红军十二师[6] ,陈毅改任师长,下辖第三十四团、三十五团、三十六团。全军兵力约万人,枪3000余支。
1928年5月25日,改称为红军第四军。此时,取消了师的番号,红四军下辖4个团及1个教导大队。全军共6000余人。1930年6月中旬,红四军编入红一军团。8月,随军团编入红一方面军序列。1932年底,红一方面军撤销军的建制,红四军番号撤销,部队于1933年6月合编为红一军团第二师。[4]
“朱毛红军”缘何始称“红四军”?1928年4月底,朱毛红军在井冈山胜利会师。5月4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宣告成立。这支中共军史上最早的红军为何称“红四军”,而不称“红一军”呢?
1925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成立军事委员会,将广东各派军队统一编为国民革命军,计有8个军。其中由李济深任师长的粤军第一师扩编组成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李济深任军长,中共党员廖乾五任党代表。李济深受孙中山先生影响,主张国共合作,因此四军各部均有共产党员担任政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