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花果又称复果( multiple fruit),是由整个花序发育成果实。[2]
花序发育成这种果实的方式是,其上的每一朵花发育成1小果后,各小果再互相愈合。由于它们本就生在花轴上,故与后者一起看上去类似于1个果实。如桑椹就是由1个雌花序发育而成的聚花果,当初其花序上每朵花发育成1个小瘦果,小瘦果包藏于由花被发育成的肥厚肉质状物中,后者再互相愈合。又如凤梨(菠萝)是由多数不孕的花与肉质的花序轴共同发育而成的聚花果。还有无花果是由多数小单性花与凹陷成囊状的花序轴共同发育成的聚花果。[2] 共5张 聚花果
常绿乔木,高10-20米,叶革质,螺旋状排列,椭圆形或倒卵形,长7-15厘米或更长,宽3-7厘米,先端钝或渐尖,基部楔形,成熟之叶全缘,或在幼树和萌发枝上的叶常分裂,花雌雄同株,花序生老茎或短枝上,雄花序有时着生于枝端叶腋或短枝叶腋,圆柱形或棒状椭圆形,长2-7厘米,花多数,其中有些花不发育,总花梗长10-50毫米;雄花花被管状,长1-1.5毫米,上部2裂,被微柔毛,雄蕊1枚,花丝在蕾中直立,花药椭圆形,无退化雌蕊;雌花花被管状,顶部齿裂,基部陷于肉质球形花序轴内,子房1室。聚花果椭圆形至球形,或不规则形状,长30-100厘米,直径25-50厘米,幼时浅黄色,成熟时黄褐色,表面有坚硬六角形瘤状凸体和粗毛;核果长椭圆形,长约3厘米,直径1.5-2厘米。花期2-3月。[3] 波罗蜜
可能原产印度西高止山。我国广东、海南、广西、云南(南部)常有栽培。尼泊尔、锡金、不丹、马来西亚也有栽培。[3]
果形大,味甜,芳香;核果可煮食,富含淀粉;木材黄,可提取桑色素。[3]
乔木或为灌木,高3-10米或更高,叶卵形或广卵形,花单性,腋生或生于芽鳞腋内,与叶同时生出;聚花果卵状椭圆形,长1-2.5厘米,成熟时红色或暗紫色。花期4-5月,果期5-8月。[4] 共5张 聚花果
桑葚开花后,每朵雌花花被变成肥厚多汁,包被一个瘦果,形成一个小果实,许多的雌花集于花轴上,使整个雌花序形成一个大果实[5] 。可以酿酒,称桑子酒。[4]
桑(Morus albaL.)原产我国中部和北部,现由东北至西南各省区,西北直至新疆均有栽培。朝鲜、日本、蒙古、中亚各国、俄罗斯、欧洲等地以及印度、越南亦均有栽培。[4]
茎短。叶多数,莲座式排列,剑形,长40-90厘米,宽4-7厘米,顶端渐尖,全缘或有锐齿,腹面绿色,背面粉绿色,边缘和顶端常带褐红色,生于花序顶部的叶变小,常呈红色。花序于叶丛中抽出,状如松球,长6-8厘米,结果时增大;苞片基部绿色,上半部淡红色,三角状卵形;萼片宽卵形,肉质,顶端带红色,长约1厘米;花瓣长椭圆形,端尖,长约2厘米,上部紫红色,下部白色。聚花果肉质,长15厘米以上。花期夏季至冬季。 凤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