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是企业家 一半是画家
他的企业在中国电源行业内排行前五;他的画作每幅能卖到2万多元。
看胡万良如何在迥异的双重身份间自如游走。
窗外雨骤风急,胡万良饱蘸浓墨在宣纸上运笔如飞。时而勾勒,时而点皴,一副山雨欲来而青松独挺的水墨画在他笔下渐显轮廓。终了,他将笔重重一掷 ,如同盛夏温州多变的天气一般波涛汹涌的心情慢慢平静下来…… (鸿宝电气集团董事长:胡万良)
在胡万良经商的20多年里,每当他遇到棘手的难题时,他就会放下手中的事情去画画,也许是一种情绪的宣泄,也许是一种思维的转变。当他放下毛笔的时候,他感觉思路无比清晰,世事竟然那样洞明。
当年,公司规模不断扩大的胡万良在温州申请了几十亩土地,他感到这下子终于可以超越公司产能受限的瓶颈。然而两年过去了,因为种种因素的掣肘,胡万良的工厂一直不能投入正常生产,他不能不感到心急如焚。
然而当他画完那幅和自己的心情暗暗呼应的画时,他感到自己不应该再在温州为了土地而纠缠不休。于是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白天里想过无数次的规划——走出去,到上海去!
现 在的胡万良不能不感谢自己当年做出挺进上海的决定,因为这个计划的执行,胡万良的鸿宝集团在上海拥有了4块生产基地,加上之前在温州建立的3块老基地,鸿宝集团由此能够在电源领域实现300多个品种、几千种规格的大集合。从而坐上中国电源领域的前五把交椅之一。
但是现 在身家十几亿元的胡万良在20年前只是一个粗通销售的画匠。
似乎是与生俱来的敏锐,温州人会对所有能赚钱的事情感兴趣。甚至在对孩子的培养上,也带有浓重的商业色彩。“我是从12岁开始学画画的。”胡万良回忆起当年的情景。但是当年学画画的胡万良却并非出自兴趣。“那时候,在温州有很多人学习木匠、鞋匠、泥水工等手艺,学习工艺美术的人却如同凤毛麟角一般”。胡万良如是说。当年他的父母看到沿海地区的民间工艺品在国外很受欢迎时,就希望胡万良以后成为一个很出色的美术工匠。然而事情的变化往往不可预知,胡万良在一步步地接近艺术的道路上对画画产生了难舍难分的情感。日后,胡万良曾拜很多中国的顶级画家为师,即使是在公司事务最为忙碌的时候,他也没有停止画画。
但是,这份情感可能在日后让他备受挣扎。当电器制造和销售的风潮席卷温州柳市的时候,胡万良隐隐地意识到工艺美术的路子可能不会让他在未来积累更多的财富。看着同龄人纷纷走出温州去做“跨越千山万水”的销售人员,20刚出头的胡万良内心也许萌动着难以按捺的创业情绪。于是他选择从简单的销售人员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