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芶gòu”与“苟gǒu”的区别
两者发音和含义都不同
⑴“芶”[gōu]用姓读音尤平声,是指一种植物的名称;
芶姓
⑵“苟”[gǒu]读音上声,两者声调有差别。‘苟’的含义有三
①姑且,暂且:~安。~延残喘。~且。
②马虎,随便:~得。~合。不敢~同。
③如果,假使:~非其人。“~富贵,无相忘”。
④姓:音如够,用姓音去声gòu。
单一渊源:源于姬姓,出自帝少皞氏(少昊氏)之子重,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据史籍《山海经》、《路史》等记载,“古有困民之国,勾姓,为此姓之始。”勾,又写作“句”,其姓最早见于古籍《山海经》中的记载。相传,远古帝王少昊氏的一个儿子名重,死后被封为木正,为五行神之一,主管山林草木,掌管天地间植物的生老病死,号称勾芒。重的后代中有用他的神职官名“勾芒”之“勾”作为自己的姓氏者,也有后裔加上“艸”为部首,称芶氏。
与芶氏同宗的勾氏族人到了南宋初期,为避南宋高宗皇帝赵构之名讳,只得有人将“勾氏”改为“句氏”,有人则加“艸”字头改为“苟氏、芶氏”,有人则加“釒”旁改为“钩氏”,皆世代相传至今。
勾芒(重)。
芶氏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姓氏群体,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位列220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六百三十三位,以建宁为郡望。
今云南省的曲靖市宣威县双河乡割嘎村,四川省的古蔺地区,贵州省的金沙县岩孔镇唐家湾等地,均有芶氏族人分布。
郡望
建宁郡
堂号
建宁堂:以望立堂,亦称益州堂、宁州堂、曲靖堂。
云南宣威芶氏家谱,(民国)阖族编纂,民国年间铅印本。现被收藏在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县双河乡割嘎村村民委员会。
芶字姓氏使用读音作gōu(ㄍㄡ) 芶姓
“芶”字读gōu,古今本无异议,可是计算机的GBK字库将“芶”字混淆为“茍”字,错误地归入“ji”的音节中,社会正常用字和“芶”姓人群造成很多不便与麻烦,也给后来的GB18030—2000和GB18030—2005标准提供了错误信息。由于注音错误,不仅把“芶”姓改了字,影响了社会正确用字,而且还将会给子孙后代留下错误信息。本章就“芶”改“苟”的原因、“芶”字的产生及古今的读音、“芶”姓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芶”字;芶姓;计算机字库;注音gōu;中图分类号:H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135(2012)05—0108—04
自从我国办理第二代身份证后,“芶”姓就被改成为了“苟”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