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多斯·赫胥黎,又译作阿道斯·赫胥黎,阿尔多斯·赫胥黎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先就读于伊顿公学。十七岁时因严重眼疾休学。由于健康原因,他未能和同龄人一样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是入牛津大学攻读文学。他是一位多产的英国作家,共写作了50多部小说、诗歌、哲学著作和游记,自1916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燃烧的轮子》(The Burn一sngwheel),1920年出版短篇故事集《地狱的边缘》(Limbo),1921年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黄色的克洛姆宅》。 阿尔多斯·赫胥黎
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1932年创作的长篇小说《美丽新世界》(Brave New World)。他对人类生活中的矛盾具有超人的预见力。尽管一次眼疾几乎让他视力全失,但在学习了盲文后,他逐步开始写作,先后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小说,并在20年代成为一个明星人物。《美丽新世界》让他名留青史。 共4张 阿尔多斯·赫胥黎
《美丽新世界》是二十世纪最经典的反乌托邦文学之一。这部作品与乔治·奥威尔的《1984》、扎米亚京的《我们》并称为“反乌托邦”三书,在国内外思想界影响深远。
书中引用了广博的生物学、心理学知识,为我们描绘了虚构的福特纪元632年即公元2532年的社会。这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都受着控制的社会。在这个“美丽新世界”里,由于社会与生物控制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沦为垄断基因公司和政治人物手中的玩偶。这种统治甚至从基因和胎儿阶段就开始了。
这是一个有阶级、有社会分工的社会,人类经基因控制孵化,被分为五个阶级,分别从事劳心、劳力、创造、统治等不同性质的社会活动。人们习惯于自己从事的任何工作,视恶劣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与极高的工作强度为幸福。因此,这是,一个快乐的社会,这种快乐还有别的措施保障,比如睡眠教学,催眠术被广泛用来校正人的思维,国家还发放叫做索麻的精神麻醉药物让人忘掉不愉快的事情。 阿尔多斯·赫胥黎
正是在这个“美丽新世界”里,人们失去了个人情感,失去了爱情——性代替了爱,失去了痛苦、激情和经历危险的感觉。最可怕的是,人们失去了思考的权利,失去了创造力。
赫氏的著作之所以引人关注,在当时就为他赢得世界性的声誉,时过半个多世纪以后,仍为世人看重,一方面是因为“他清晰描绘了二十世纪人类整体精神中理性与道德的缠斗”,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在众多作品中表现的“非凡的预见性”。他不仅预言人类胚胎研究,还预言了“虚拟现实”“休闲工业”、用电视来管理老年人病房;在小说中,他甚至描述了人工授精生产是未来社会的主流文明,人类像白蚁一样重建自己的生活,人们不再信上帝,而是信“福帝”——即寓意汽车大王福特。人天生被分为五个等级,低等级的人,从胚胎状态就培养他们从事底层艰苦的工作,并依靠一种叫“索玛”的药品来保持精神愉悦——他们将终生如此,永无改变。一切以往的文明都被否定,莎士比亚的作品成为禁书。《奇妙新世界》中的人物,大量引用莎士比亚戏剧来说话,显然别有深意。他的预言固然令人震撼,更令人不寒而栗的是,即使当时他的作品已为人注目,可是在此后二十世纪的历史中,这些预言仍有不少成为现实。他的思想超越时人,目光所及,既看到了人类的命运,也洞烛人性的幽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