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保留文物总长249cm,枪头长29cm。
阿虎枪是清代虎枪营的配备的武器,亦称虎枪。
阿虎枪,大型长枪,枪头铁质,前锐后锋,中起脊,内有多面血槽,枪库饰鋄金云龙缨穗纹,鋄金楷书“大清乾隆年制”款。柄木质或白蜡或者积木竹,杆头裹布刷大漆外缠钢丝,枪库底边两侧横系鹿角二,枪头附皮套,属于猎虎特种作战装备。虎枪营特种兵共600余人,每人配虎枪一杆,单双筒火枪一支,弓弩一副,可步骑两栖作战。
相比长枪,虎枪的枪杆更长,也更粗。虎枪的枪头与长枪也不同,枪刃为圭形,刃中起棱,铁枪头与枪杆相套连的铁管极长。最奇的是,在枪刃处左右各有一段鹿角,下面垂下两根长长的皮条。这些都是用于殪虎的特别设计。
枪锋锐利,即便虎皮韧厚,虎骨质密,也能一击刺穿。与枪杆套连处的铁管长,是怕刺中虎时被虎一爪切断木枪杆,枪头上有刃,刃中起棱,刺入猛兽体内后这枪刃便如刀一般,纵使虎熊凶猛,毕竟也是血肉长的,一样可以割裂筋脉骨肉。靠枪刃处左右各有一鹿角棒,用皮条系紧,以防止刺杀猛兽时入枪太深,伤及自身。[2]
虎枪营是清代禁卫军之一。康熙二十三年设立,负责沪从围猎,如在塞外皇家围场的狩猎,一般称木兰围场。虎枪营的士兵各个善骑射,都是从八旗、前锋、扩军和火器等营伍挑选的,兵额约六百。凡皇帝行围则随从前导,遇虎列枪以备,得旨即射击,或追踪或寻山,得虎具奏以献;凡驻御营则分两路伏设地弩,以防虎豹;凡出巡则前引扈从,分巡御道,谒陵则任巡哨、搜山及进陵前引阿林枪等项差务。
乾隆皇帝在御制诗《射虎行》中谈及自己射杀猛虎时随行的蒙古王公们慑服不已。故宫博物院现存最大的两幅木兰围猎图,即《丛薄行围图》和《雪猎诗意图》,分别表现了在杂草丛生的深莽中殪(音义,杀死)虎捕虎的惊险情节,以及按照《雪猎十韵》诗细致描绘的各种行围活动。另外,清人所画《弘历刺虎图》轴亦生动真实地描绘了乾隆皇帝与虎枪营侍卫手持虎枪与猛虎搏斗的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