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马边属于蜀国。 共4张 马边风光
秦朝,分属南安、僰道两县。
汉代,属犍为、越嶲两郡,分属南安、僰道两县地。
蜀汉时期,马边属于新道县。
魏晋南北朝,马边名为犍为郡僰道、南安二县地,实为僚人、叟人部落所据。
唐朝,在小凉山区建立马湖部,辖殷、驯、骋、浪四个羁縻州,马边属于其中的驯、骋两州地。
宋代,马边分属马湖部、虚恨部。北宋治平二年(1065年),在马边河中游建赖因寨(今县城)及荣丁寨,受嘉州犍为县管辖。
元至元二十五年(1298年),元朝把赖因、荣丁、利店、沐川、笼篷五寨划归马湖路,马边隶属于叙南等处宣抚司马湖路沐川长官司。
明朝,马边属于四川布政使司马湖府沐川长官司。万历十七年(1589年),明朝“增设马湖府安边厅,建城赖因乡(今县城),御名新乡镇”(《马边厅志略卷五.建新乡城碑记》),派四品官汪京担任安边厅同知,马湖安边厅与沐川长官司脱离隶属关系,为马湖府所辖。随着新乡镇和烟峰两地建城,又建军事组织,以“马湖府安边厅”的简称命名,谓之“马边营”,列兵二千,设守备。“马边”之名由此得。
清初,留马边营裁安边厅同知。雍正五年(1727年),清朝将马湖府并入叙州府,马边遂属叙州府屏山县。屏山县在马边建立荍坝、川秧、上溪、下溪四个乡。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外地汉族移民日增,垦殖事业发展。四川总督阿尔泰奏请朝廷从屏山分设马边厅,直属叙州府,并从富顺调“督捕理民通判”移住马边,颁发关防。嘉庆十三年(1808年),改派同知主政。全厅设九乡十七场,以汉族官员主持。在彝族聚居区设九个土百户,由四川省提督衙门发给号纸(委任状),由彝族头人担任土目,皆世袭。 共6张 马边彝族自治县
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建道,以省统道,以道统县。马边厅属下川南道(道治今泸州市)。民国三年(1914年),下川南道更名为永宁道,领25县,马边厅更名为马边县。
1950年1月20日,马边解放。同年2月16日,成立马边县人民政府,属川南行署乐山专区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