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象斗的生平经历,几乎不见于任何明清史料、传记,只能通过一些流传至今的建阳刻本及其他文献上的只言片语,作一个大致的推测和梳理。[3]

约公元1548年前后(一说1560年前后),余象斗出生在雕版印刷业极为发达的福建建阳,成为从北宋就开始刻书事业的建阳书林余氏(又称建阳余氏、建安余氏)的一名新成员。根据清末编修的《书林余氏重修宗谱》记载,余象斗是建阳余氏第三十四世。他的父亲名为余孟和,号双峰。母亲姓刘。[4] 建阳书林门(约建于明代,现代重修)

余象斗的祖父名为余继安(1492-1562),曾于16世纪上半叶在家乡当地购置大量田地,积累家资,又为方便给子孙讲学和印书藏版建“清修寺”一所,为家族在明朝前期一度相对衰落的刻书业复兴打下了基础。

余孟和与余象斗两代人,就在这样的书香氛围下成长。[5]

根据余象斗的自述,他年少时学习儒家经典,致力于考取功名,曾为邵武县儒学诸生。同时,他也自幼对堪舆之学很感兴趣。[6][4]

最迟在万历十三年(1585年)底,余象斗成亲,次年(1586年),长子余应甲出生。[4]

在正式从事刻书业前,余象斗受家族影响,已经有过数次参与刻书的经历,如在万历十六年(1588年),他以“三台馆”的堂号刊刻了《万天官四世孙家传平学洞微宝镜》一书。同年他还以余世腾的化名与他人共同刊刻了熊大木的小说《全汉志传》。这是现存余象斗所刻书目中最早的两种。[7]

“三台馆”一名,也被余象斗一直沿用,作为他书坊的堂号之一,他也因此常自称“三台馆主人”或“三台山人”。这一名号还传给了余氏后人,一直到清初都有被使用。另外他也使用“双峰堂”的名号,应取自他父亲的号“双峰”。

万历十九年(1591年),余象斗正式放弃学业,全副身心从事刻书事业,大量聘请官僚、缙绅、文人学者等参与撰稿、编辑。根据现存资料可知,仅在万历十九年一年,余象斗就刊刻了十几种科举应试类书籍,同时还有一些小说一类的“杂书”。

余象斗也积极与其他地区的刻书业界建立联系,1591年时,他已经开始对一些金陵(南京)版书籍进行重刻了。[3]

万历二十年(1592年),余象斗刊刻了《新刻按鉴全像批评三国志传》(即《三国志传》),本书是名著《三国演义》的一个重要版本。 《水浒志传评林》内页书影

万历二十二年到万历二十三年(1594年),余象斗刊刻的书籍包括《锓两状元编次皇明要考》和《水浒志传评林》。后者是现存最早的、完整的简本《水浒传》版本,也是最早的一种评点本《水浒传》,甚至是所有《水浒传》现存较完整版本中,最早的一种。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8]

相关查询: 只言片语
最新查询:西蒙加芬克尔 日式炸猪里脊 绿颊亚马逊鹦鹉 惊叹不已 辽宁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心神不定 公共安全 社会公德 越野车 倒不如 星座女孩的捕获 福利性 供给量 魔法女神密斯拉 狮子滩水电站 煎南瓜粑粑 截然不同 推理杂志 Contract 社会问题 合作关系 勤俭建国 炸凤尾大虾 海藻球 正中间 公益林 快速化 东亚模式 安妮·莱博维茨 纳税义务 丙球蛋白 南达自然村 浓厚兴趣 ����ũҵ�����ɲ�ѧԺ... 钢板钢带及相关标准汇编(第4版) 潜水员 专栏作家 直角式脉冲阀 大爱暖龙城 �Ͽ���ѧ̩�����\��... 职能部门 鲁密铳 书香门第 起波纹 青山绿水 水杉林 李商隐 封建礼教 民族资产阶级 正当时 常绿阔叶林 拓鹏点读笔 浙江大学昆虫科学研究所 红衣主教 衣藻属 不复存在 环状扇形藻 环境卫生 赛密拉米德 沈小岑 古岩溶地貌 service 殊途同归 丑陋的中国人 海阔天空 自传体 家庭计划 共产主义 派拉诺曼-灵动小子 五路山生态旅游区 黄皮肤 豹纹守宫 CQR 雅江县歌 海带花甲莲藕汤 分类体系 宴会厅 拼音文字 万达·巴菲尔 余象斗
友情链接: 知道 电影 百科 好搜 问答 微信 值得买 巨便宜 天天特价 洛阳汽车脚垫 女装 女鞋 母婴 内衣 零食 美妆 汽车 油价 郑州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杭州 南京 苏州 武汉 天津 重庆 成都 大连 宁波 济南 西安 石家庄 沈阳 南阳 临沂 邯郸 保定 温州 东莞 洛阳 周口 青岛 徐州 赣州 菏泽 泉州 长春 唐山 商丘 南通 盐城 驻马店 佛山 衡阳 沧州 福州 昆明 无锡 南昌 黄冈 遵义
© 2025 haodianxin 百科 豫ICP备14030218号-3 消耗时间:0.030秒 内存2.82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