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技术层面避免“增长的极限”
2.增加材料利用总体寿命,降低资源压力
3.减少对国际原材料市场的依赖[3] 可回收垃圾
可回收物(再生资源)是指回收后经过再加工可以成为生产原料或者经过整理可以再利用的物品,主要包括废纸类、塑料类、玻璃类、金属类、电子废弃物类、织物类等。
废纸类——报纸、纸箱板、图书、杂志、各种本册、其它干净纸张、各类利乐包装牛奶袋、饮料盒(需冲洗晾干)。
塑料类——各种塑料饮料瓶、塑料油桶、塑料盆(盒)。
玻璃类——玻璃瓶、平板玻璃、镜子。
金属类——铝质易拉罐,各类金属厨具、餐具、用具,其它民用金属制品。
电子废弃物类——各类家用电器产品。
织物类——桌布、衣服、书包等。[9] 可回收物桶
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纺织物五大类生活垃圾,有害垃圾、电子/电器垃圾和电池三类特殊危害垃圾以及废弃家具类垃圾。 可回收物
共6张 可回收标志
废纸主要包括:报纸、杂志、图书、各种包装纸、办公用纸、纸盒等,但是纸巾和卫生用纸由于水溶性太强不可回收;
塑料主要包括:各种塑料袋、塑料包装物和餐具、牙刷、杯子、矿泉水瓶、塑料玩具、塑料文具、塑料生活用品、洗发液瓶、洗手液瓶、洗衣液瓶、洗洁精瓶;
玻璃主要包括:玻璃饮料瓶、玻璃酒瓶、坏玻璃杯、碎玻璃窗、废玻璃板、镜片、镜子等,根据回收工艺,玻璃分为无色玻璃,绿色玻璃,棕色玻璃;
金属主要包括:易拉罐、金属罐头盒、装饰物、铝箔、铁片、铁钉、铁管、废铁丝、旧钢丝球、铜导线等,按照回收材料分类:铁类,非铁类(一般指有色金属);
纺织物主要包括:废弃衣服、裤子、袜子、毛巾、书包、布鞋、床单、被褥、毛绒玩具等。
危害垃圾主要包括:油漆、颜料、各类清洗液等化学品,部分地区将电池和电子/电器垃圾也归于此类。
排放分为三次,定义为:居民排放垃圾均为一次排放,经过垃圾处理厂焚烧后为二次排放,二次排放经过过滤分拣再生等工艺后剩余废渣为三次排放。三次排放中重金属离子超标部分需要无害处理。[4] [5] 回收垃圾
在一次排放中大多数工业产品均为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是指无法进入材料再生、资源化的部分,例如生物垃圾如厨余垃圾,花草树枝树叶,污染污渍严重的纸张等。随着技术进步不可回收垃圾的范围逐渐缩小。例如以色列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6] ,德国将落叶树枝处理成花肥出售。
对比垃圾回收效益较好国家,德国将个人生活中排放的垃圾分为 纸张以及硬纸板,金属以及塑料,电池,废旧电器、电子产品,生物垃圾,剩余垃圾,房屋垃圾(包含废旧家具,涂料等)。此基于回收工艺。比如如果纸类制品经过打碎、去色制浆等多种工序为新的纸类产品。金属和塑料一般经过焚烧-冷却-磁选-涡流电选等工艺[7] ,生产电能、再生金属以及废渣。废渣中重金属离子量低的可以直接堆埋或者作为建筑材料使用。重金属离子含量高的部分必须封闭式堆埋,成本(50-70欧元/m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