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6年,河北师范大学的前身之一——北洋女师范学堂,曾将家政作为文、理科的必修科目。
1916年1月,北洋女师范学堂改名为“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当年学校增设了唯一一个高等教育专修科——家事专修科。
1929年,家事专修科改为家政系,开始招收家政学本科学生。当时学校家事专修科设有国文、读经、修身、数理化、园艺、英文、美术、缝纫、烹饪等三十多门课。由于战乱等多种原因,家事专修科到1948年前后被迫停办。[4]
2003年,吉林农业大学率先设置了家政学专业。
2019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的意见》,“鼓励每个省份原则上至少有一所本科高校和若干所职业院校开设家政服务相关专业。”[4]
2020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家政学专业为法学门类专业,专业代码为030305T,属社会学类专业,授予法学学士学位。[7]
专业教育教学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培养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了解、拥护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具有人文素养、科学精神、社会责任和创新创业意识,具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身心健康,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培养学生熟练掌握社会学类专业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具备国际视野和国情意识,具备联系中国社会实际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具备跨文化沟通和自我调适的能力,具备服务社会与管理社会的能力。能够在党政机关,教育、科研、文化、民族、宗教、新闻传播等领域,以及社会团体、福利机构、企业等组织从事专业性工作,或者运用社会学类专业知识独立创业、组织提供社会服务。
培养具备较高理论素养、较强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1]
学制与学位
基本学制为全日制4年本科。实行学分制的学校可以适当缩短或延长学制年限,总学分为150学分左右。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调整学业进程,休学或保留学籍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学生毕业所授学位为法学学士。
素质要求
一、思想道德素质: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品行端正,遵纪守法,忠于职守,乐于奉献。具有团队合作意识,遵守专业伦理和职业道德。
二、文化素质:具备良好的文学、历史、哲学、艺术及科学素养,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了解并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三、身心素质:身体健康,达到国家体质测试标准;心理健康,乐观向上,具备良好的自我调适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