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广才岭,又名小白山[1] 。“张广才岭”一名,源于满语。一说“遮根猜(或译遮根采良)阿林”。“阿林”是山岭的意思,“遮根猜”汉语音转成“张广才”,意为“吉祥如意”。一说“塞齐窝集穆鲁”。“塞齐”为“开阔”之意,“窝集”为“密林”之意,“穆鲁”为“山梁”之意,张广才岭是其俗称。亦称“嵩岭”,相传吉林将军富俊登此山顶席地叩祝万寿,礼后改名为“嵩岭”。又称“天门岭”,据丁谦《唐书北狄传考证》载:“天门岭为今嵩岭,俗呼张广才岭”。[3]
张广才岭位置及走向示意图
张广才岭,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向南伸入到吉林省敦化市北部[4] ,是构成中国东北地区东部山地的主体之一,北起松花江畔,南接长白山,东与完达山相连,西缘延伸到吉林省境内。西是蚂蚁河,东为牡丹江 ,西北达松花江谷地,东南达松花江上游的松花湖、牡丹江发源地牡丹岭,东北邻接倭肯河河谷平原,南与吉林省的西老爷岭、威虎岭相接。主脊为北东方向,是蚂蚁河与牡丹江的分水岭。主脊南延支脉则是松花江上游和牡丹江上游的分水岭。主脊以东绝大部分在海林县境内,主脊以西部分由南而北分别在五常市、尚志市、方正县境内。其东北部的锅盔山则在分水岭的东北部归属林口县,西南部属海林县。其东南部西老爷岭、威虎岭则归五常市及吉林省的蛟河市、敦化市等地区管理。[1]
张广才岭山势高峻,地形复杂,既有悬崖绝壁,又有深谷陡坡,为黑龙江省最突出的崇山峻岭。由主脊向两侧,逐渐由中山降为低山和丘陵,属于流水侵蚀山地。
侵蚀剥蚀中山:主要沿张广才岭主脊和锅盔山主脊分布,山体大部分由海西期花岗岩、白岗质花岗岩组成,北部主脊为志留纪的砂岩、板岩,南部为中、酸性火山岩。山体走向为北东方向,山势雄伟高峻、坡陡谷深、河谷深切、山坡陡峭、山脊狭窄、地势高峻、悬崖绝壁,是张广才岭中山的主要特色。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很多,最高峰是主脊南端的大肚顶子峰,海拔1780米,是黑龙江省第一高峰。由西南向东,超过海拔1000米的山峰有20多个。如大秃顶子(海拔1668.9米)、老秃顶子(海拔1421米)、大锅盔(海拔1301米)、大涂顶(海拔1291米)等等。沿主脊分布的山峰多具有平缓的山顶,代表古夷平面,是第四纪以来地壳抬升所形成的顶平而坡陡的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