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的米高扬,斯大林,奥尔忠尼启则
1915 年参加布尔什维克党,成为高加索革命运动的领袖之一。1918年被在俄国内战中进行干涉的英国军队逮捕。获释后从事共产党的组织工作。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的权力斗争中支持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于1923年成为党中央委员会委员。
1926年他被任命为内外贸易人民委员,此后一直担任这方面的职务。1935年当选为政治局委员,成为政治局中贸易问题的专家。
1942年2月任国防委员会委员,主管军需物资的采购和运输。1946年任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负责领导全国的贸易工作。[2]
1949年1月26日,米高扬乘飞机来中国西柏坡,1月30日到达,在中国一直待到2月8日。在此期间,中苏两党就中国革命的前景和两党两国的未来关系问题做了深入的探讨,也为新中国成立前刘少奇成功访问苏联做好了准备。斯大林逝世后,他在政府中出任贸易部长和部长会议副主席,并且保持他在党中央主席团(前政治局)中的席位。后来他支持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上台,成为赫鲁晓夫的亲密顾问和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赫鲁晓夫下台后,他从1964年~1965年12月担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这一主要为礼节性的职务。他虽然在1966年4月被排除在党的主席团外,但仍为中央委员会委员。
1978年米高扬逝世后,没有葬入克里姆林宫的城墙,而是埋在莫斯科新圣母公墓。
阿纳斯塔斯·米高扬生于俄属亚美尼亚伊丽莎白波尔省的萨纳因村(现属亚美尼亚洛里省亚味提市)。父亲伊万诺维奇是名木匠,母亲以编织地毯为生。他有一位兄弟阿尔乔姆·伊万诺维奇·米高扬,就是米高扬设计局的其中一位创始人。小学毕业之后,米高扬被父亲送到第比利斯的Nersery神学中学受教育并毕业。这是当时高加索地区最好的一座中学。 在学校里他最好的朋友是格奥尔格·阿里克罕扬,后者后来领导建立了亚美尼亚苏维埃。米高扬后来表示他所接受的神学教育让他更加接近无神论。“我清楚地感到,我不相信上帝,且我实际上接受了唯物者的不可知论。我接受越多的神学学习,我就越不相信上帝。”在学校中,他学习了一些关于自由主义和社会学原理的课程,并阅读了被翻译成俄文的卡尔·马克思的著作。
1915年米高扬以优异成绩从中学毕业,到埃奇米阿津的Gevorkian Theological Seminary(格沃基学院)进修。同年他加入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布尔什维克派。 阿纳斯塔斯·伊凡诺维奇·米高扬
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推翻沙皇政府之后,米高扬在埃奇米阿津当地组织了工人苏维埃,在梯弗里斯(即今第比利斯)和重要的工业城市巴库作宣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