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建武元年(25年),于今雁门坝设置德阳县。 共57张 江油城市面貌
西晋泰始年间(265~274年),自白沙戍(今湖南省湘阴县北)移置汉昌县(即后来的彰明县)于今青莲镇,永嘉年间(307~313年),于今小溪坝镇侨置北阴平郡和阴平县,东晋隆安年间(397~401年),于今雁门坝设置新巴郡和新巴县。
北魏正始二年(505年),于今平武县南坝设置江油郡和江油县,同时设置龙州于阴平县治地。建置屡经兴废变迁,惟江油、彰明两县历代沿袭了下来。[5]
江油县、郡始建于北魏正始二年,即梁天监四年(505年)。北魏宣武帝任命时为汉中太守的梁朝降将夏侯道为平南将军、豫州刺史,率兵入蜀,占据梁州十四郡地,于今平武县南坝设置江油县,同时设置江油郡。北魏正始五年(508年),梁复得其地,撤销江油郡、县。
西魏废帝二年(553年)秋,西魏占领蜀地复置江油郡、县,江油郡隶龙州。
隋开皇三年(583年),撤江油郡,江油县隶龙州。大业三年(607年),改龙州为平武郡,江油县隶平武郡。义宁二年(618年),改平武郡为龙门郡,后又再改为西龙门郡。
唐武德年间(618~626年),江油县所隶之西龙门郡改名为西龙门州。贞观元年(627年),西龙门州改为龙门州。贞观八年(634年),撤平武县并入江油县。垂拱年间(685~688年),江油县隶正州。天宝元年(742年),改正州为江油郡,江油县隶江油郡。至德二年(757年),江油郡改称应灵郡;乾元元年(758年),应灵郡改称龙州,江油县隶龙州。
北宋政和五年(1115年),龙州改称政州,江油县隶政州。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政州复称龙州,江油县隶龙州。宝祐六年(1258年),江油县随龙州迁治雍村(今大康镇旧县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