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士中
1991年,海盐澉浦籍香港人士朱伯衡先生捐资在谭仙岭下的日月岗修建了一座明亭,供游客途中观景歇息。因日月两字并在一起正好是一个“明”字,便以明字为亭名。
明亭是砖木和混凝土两种材料建造的仿古亭,用块石直接在山体裸露的岩石上垒基,坐东朝西,单檐六角,占地面积约12平方米,六根圆柱加六道圈梁构架,三级踏步上下,水泥地面,东西设出入口,南北各砌两排靠椅,靠椅底下的矮墙出四个扇形洞窗,亭檐伸出的斜梁端头雕六个龙头,檐梁下挂落木格花篮,檐梁与穹顶相接的空档镶嵌十二朵用水泥模浇的荷花,白灰平顶。筒瓦青瓦阴阳合盖,滴水铸寿字,局边钉挡雨封板,六坡落水,亭角微微弯翘,顶尖做成僧帽状。
朝西亭楣悬挂着由朱伯衡亲题,由已故著名篆刻家、书画家钱君陶书写的黄底黑字隶书“明亭”木匾。亭柱上镌刻两副蓝底金粉抱柱联,朝东一联:“明阳朗照谈仙岭,余晕轻笼南北湖。”朝西一联:“日晕回环山色丽,月华朗照水光澄。”均由钱君陶撰并书。
南北湖民间传说中有这样一个神话故事:谭峭,乃福建泉州人,五代南唐道士,他在遍游天下名山大川之后,选中海盐南北湖畔的这个山谷作为炼丹修行的风水宝地,历尽千难万苦将心得著成传世之作《化书》后,终于修成正果得道升天。如今,谭仙岭上仍保留着两处与谭峭有关的古迹。其中一处就是明亭旁边约20平方米大小的“石浴缸”,据说谭峭常在此沐浴洗涤净身。另一处在谭仙岭顶的岩石上,有一个长50厘米、宽17厘米的草鞋印,叫“仙人脚”,据说是谭峭飞升离地时所留。两处古迹都有碑刻记述。
明亭四周生长着茂密的松竹朴槐和其他植物,这些通灵性的嘉木在山风中摇曳舞动,发出悦耳的籁籁之声,好像在对着明亭吟诗作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