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桥
什么是“筏形基础”,它就是沿着桥梁的中线,抛置大量石块,以形成一条横跨江底的矮石堤,然后在上面造桥墩。什么是“种砺固基法”,它就是在桥下大量种植牡砺,利用这种海生动物附着力强和繁殖迅速的特性,将桥基和桥墩石胶结成牢固的整体,使之成为经得起山洪冲撞和海水搏击的人工盘石,保证石桥安卧大江,历经千年而不垮。
洛阳桥风景区
碧波荡漾的洛阳江上,有一座闻名中外的洛阳桥。它历史悠久,气势宏伟,是我国宋代第一座梁式海港大石桥,她留传下许多古老优美的民间传说,为泉州名城增添了奇丽的光彩。
相传一千多年前,这里还是一个荒村古渡,名叫“万安渡”。这里水深浪急,过往船只每遇狂风则樯倾楫摧,不少舟舶沉埋海底,无数渡客葬身鱼腹……原来这是江妖水怪在兴风作浪。当年真武大帝得道成仙时,曾掏出腹中肠肚抛入洛阳江中;不料年深月久,这些肠肚变成了龟精、蛇怪,常在洛阳江中搅浪掀波。
有一日,渡船离岸驶近江心,忽然龟蛇两怪浮出水面,顿时狂风呼啸,浊浪排空,小小的渡船眼看就有被吞噬的危险,突然从空中传来连声呼喊:“蔡大人过江,休得无礼。”龟蛇闻声慌忙遁逃。霎时风平浪静,渡船安然抵岸。旅客十分惊奇,不知谁是“蔡大人”。有一位莆田的孕妇,丈夫姓蔡,她心想将来生下的孩子定是非凡人物,便暗自许愿:将来孩子如能成器,定教他在洛阳江上修建一座大桥。那妇人回乡后生了个男孩,取名蔡襄,字君谟,号端,十分聪颖灵慧。蔡襄长大懂事,蔡母便对他讲当年过江遇险绝处逢生的经过,殷殷叮咛儿子要实现她所许下的造桥夙愿。蔡襄默默地把母亲的嘱咐记在心里。不久,朝廷开科取士,蔡襄以才学广博,被擢选入朝为官,颇受皇帝的器重。他心里惦记着母亲的夙愿,却又感到苦恼:老是呆在京都,何时才有机会到泉州建造洛阳桥呢。
有一天,他奉召陪皇帝游赏御花园。蔡襄灵机一动,计上心来,暗中托小太监用蜂蜜在芭蕉叶上写下两行大字,不一会,蚂蚁纷纷爬上芭蕉叶吮吸蜜汁。皇帝发现密密麻麻的蚂蚁竟然在芭蕉叶上摆出字阵,甚为惊奇,不禁移步近前,望着芭蕉叶上的字迹脱口念道:“蔡端蔡端,本府作官。”蔡襄一听,急忙跪下叩头谢恩。皇帝改口道:“朕只是念叶上的字,并非当真。”蔡襄长跪不起:“君无戏言,岂可失信于臣。”接着坦诚陈说母亲许愿造桥的事。皇帝只好让他出任泉州太守。
蔡襄昼夜兼程赶到泉州赴任,立即召集属僚乡贤商议倡建成洛阳桥,并亲自到江边察勘,下令招募造桥工匠,筹集建桥资金。百姓闻讯奔走相告,欢呼雀跃,一时工匠四至。开工那一天,江岸人山人海。可是,由于洛阳江“水阔五里”,“深不可址”,一船船石料抛下江中,霎时被汹涌的江涛卷得无影无踪;龟精蛇怪拚命地翻江倒海,撞沉了好几艘木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