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世纪初开始,英法殖民者侵入东南亚及中国云南,互相角逐。法国自入侵以后,步步紧逼,意欲控制云南,变云南为其殖民地。
十九世纪中后期,法国因觊觎云南丰富的矿产,开始计划修建铁路加大运输量,掠夺云南地区矿产资源。
1885年,法国通过中法战争,与清政府缔结《中法会订越南条约》,取得对越南的“保护权”及在中国西南诸省通商和修筑铁路权。
1895年,法国借口在“三国干涉(日本)还辽”中有功,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法续议界务商务专条》,取得将越南铁路延伸修入中国境内的修筑权。
1903年,中法签订《中法会订滇越铁路章程》,随即法国派人踏勘路线,绘制蓝图,并正式成立滇越铁路法国公司。
规划开工
越段于1901年动工,1903年告成。
滇段,法国人原拟将云南繁荣的城镇与人口密集的农村连成一线,勘定了经河口、新街、新现(今属屏边)、鸡街(今属个旧)、建水、馆驿(今属建水)、通海、玉溪、晋宁、晋城(今属晋宁)、呈贡而达昆明的西线。但因沿线人民的强烈反对,所以放弃平坝地区而改走山路。
法国人后将规划改为东线:下段由河口经蒙自市碧色寨至开远,中段由开远沿南盘江北上,经华宁县盘溪至宜良,上段由宜良经呈贡抵昆明。
1904年1月,法国印度支那总督批准东线规划。
滇段于1904年动工,1909年4月15日通车至碧色寨。
1910年4月1日,滇越铁路全线通车。
抗战损毁
1938年9月起,日本派飞机轰炸滇越铁路,至1942年近四年内,据不完全统计,日本出动飞机76批(894架)对滇越铁路进行侦测、轰炸。
1940年6月,滇越铁路越段受日本控制,停止进口。9月,日本在越南海防登陆侵略,后开始控制滇越铁路越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