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由"率"(遵循)、"由"(依照)、"旧章"(旧时典章)三部分构成,原指治国应效法先王典章制度。《诗经·大雅·假乐》记载周成王继承文王、武王法度时称:"不愆不忘,率由旧章"。唐代孔颖达疏解为"循用旧典之文章,谓周公之礼法"。
在历史文献中多次出现应用:
汉蔡邕《朱公叔议》以"贯综典术,率由旧章"赞朱穆治学严谨[2]
唐贞观六年诏书引此典强调"不学则不明古道",主张治国需遵循古制
清《文明小史》第一回描述姚老先生主张"诸事率由旧章",讽刺保守官僚作风
"率由旧则"为其同义变体,《三国志·魏书》载"万邦既化,率由旧则"。该成语与"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构成近义关联,均指向固守传统的消极态度。其反义词"自我作古"最早见于《旧唐书·高宗本纪》,特指突破传统束缚的创新行为。
在《史通·称谓》中,刘知己论及称谓创新时引用'自我作故'典故,与'率由旧章'形成语义对立[1] 。宋代朱熹《诗集传》注疏时强调'旧章'乃'先王之礼乐政事',揭示成语背后礼法传承的文化内核。
现代汉语中该成语多含贬义,如《汉语成语大词典》将其归类为"守旧派专用语"。但在特定语境下仍保留中性用法,如《贞观政要》记载唐太宗以"率由旧章"论证制度延续的必要性。其英文译作"act in accordance with established rules",准确传递遵循成规的语义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