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今约3.6亿年前的远古时期,地球上仅存在两个超级大陆,北半球的劳亚大陆,南半球的冈瓦纳大陆,两者之间是广阔的古特提斯大洋。
距今约3亿年前,随着板块运动,劳亚大陆一分为二,形成北美大陆和亚欧大陆,冈瓦纳大陆彻底解体,其中的羌塘、拉萨地块渐渐漂移,跨过赤道最终加入北半球,形成今青藏高原的核心。
大约6500万年前,印度次大陆向亚欧大陆冲来,并最终撞上亚欧大陆,构成5亿年来地球最重要的造山运动。青藏高原剧烈抬升,形成绵延的喜马拉雅山脉。[31]
航拍珠穆朗玛峰 王正坤/摄
由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板块边缘的冲撞挤压,使喜马拉雅山地区猛烈抬升,据测算,平均每一万年大约升高20—30米,直至如今,喜马拉雅山区仍处在不断上升之中,每100年上升7厘米。[5] [52] 珠穆朗玛峰
珠穆朗玛峰分布在中国、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和不丹等国境内,其主要部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尼泊尔交接处,[30] 位于北纬27°59′15.85″,东经86°55′39.51,[98] [27] 是一条近似东西向的弧形山系,[30] 海拔8848.86米,[25] 它的北坡在中国青藏高原境内,南坡在尼泊尔境内,而顶峰位于中国境内。[24] 珠穆朗玛峰位置
从地质研究的角度看,珠穆朗玛峰并不是一整块固定的岩石,而是由自上而下的三个部分组成,依次是珠穆朗玛组、北坳组和绒布组。[31]
珠穆朗玛组是山峰的顶部,常年积雪,海拔在8600米以上。珠峰的大部分岩层属于7000米至8600米的北坳组,北坳组又可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位于8200米至8600米之间,称为“黄带”,故名思之就是,裸露在冰雪外的黄色岩层。从海拔7000米到山脚,是由石英片岩和薄层石英大理石,构成的绒布组。[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