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组成:PbCO3,PbO 83.53%,CO2 16.47%,有时含Ca,Sr和Zn 白铅矿原石
鉴定特征:白铅矿,可以从比重很大,白色,具金刚光泽和可以与硝酸反应,产生气泡;在阴极射线下发浅蓝绿色荧光的特性当中,予以鉴定。
成因产状:白铅矿是方铅矿氧化成铅矾PbSO4后,再由铅矾受含碳酸水溶液作用而形成的次生产物,见于铅锌矿床氧化带,常可作为找矿标志。大量聚集可作铅矿石开采。常与磷氯铅矿共生。[1]
世界著名产地有美国宾夕法尼亚州(Phoenixville,Pennsylvania);捷克Bohemia的Mies;俄罗斯西伯利亚的Nerchinsk;意大利的撒丁岛;非洲突尼斯;西南非的Tsumeb;澳大利亚NewSouthWales的BrokenHill和德国Hessen-Nassau的Ems等地。其名称源于Cerussite一字,Cerussite来自拉丁语cerussa,指白色的铅(White lead),也是人造碳酸铅盐的旧用术语。[2]
属三方晶系的碳酸盐。晶体呈板柱状,常形成假六方对称的三连晶;集合体呈致密块状、钟乳状、皮壳状或土状。白色、灰色或微带各种浅色,玻璃至金刚光泽,断口呈油脂光泽。
晶胞参数:a=515pm;,b=847pm,c=611pm
粉晶数据:3.593(1) 3.498(0.5) 2.487(0.32)
硬度:3.0-3.5
比重:6.4-6.6g/cm3
解理:不完全柱状解理 铅矾
断口:贝壳状断口
颜色:白色或灰色,含铅的包裹体时也呈灰色、浅绿色或蓝色
条痕:白色
透明度:透明或半透明
光泽:金刚光泽,有时呈油脂光泽或珍珠光泽
发光性:无[2][3]
薄片中无色,二轴晶(-),Np=1.804,Nm=2.078,2V=9°,色散强,r>v。[2][4]
白铅矿是方铅矿在遇到含碳酸盐的水后发生化学反应而形成的。像这样由一种矿经化学变化而成为另一种矿,称为次生矿物。它的晶体有像玻璃一样的光泽,无数晶体聚合在一起形成块状或土状等。白铅矿在阴极射线照射下会发出浅蓝绿色的荧光,遇到盐酸还会发泡。在铅锌矿床发生氧化的地方可以见到白铅矿,因此它成为人们寻找铅矿的标志。 白铅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