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皑皑”特指霜雪堆积形成的洁白状态[2] [3] ,与现代汉语中“银装素裹”形成近义关联[2] 。其ABCC结构通过叠字强化视觉延展性,构成“白”与“皑皑”的意象叠加,明代陈子龙《战城南》中“积雪皑皑照铁衣”印证了该结构的古典渊源。
秦牧在1961年发表的散文中首创该成语[2] ,例句“白雪皑皑的山峰,当阳光照耀的时候”成为后世词典的标准引证[3] 。清代刘大观《将至楚城》中'残雪皑皑露山骨'显示该词在古诗词中的演化轨迹。
2019年寒假儿童班课程将该成语与冬季绘画结合,通过“阳光下白雪覆盖原野”的场景构建,帮助学习者理解其描述性特征。2021年《词语的翻译及词语总汇表》将其归入ABCC式成语教学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