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司马迁《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1]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相得益彰”。[1]
《伯夷列传》是《史记》七十篇列传中的第一篇。该篇传记以议论为主,以叙事为辅。文中简要的记述了孤竹君(孤竹,国名,传说为商汤所封,在今河北卢龙)的两个儿子伯夷和叔齐互相让位而逃,最后不食周栗,饿死首阳山上的事迹,歌颂了他们注重节义的品德,同时说明伯夷、叔齐之所以能闻名后世,与孔子的称颂有直接关系。[2]
孔子在《论语·公冶长》、《论语·述而》中,对伯夷都有过评价和赞颂。孔子说:“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求仁得仁,又何怨乎?”意思是说:“伯夷、叔齐不记别人过去的仇恨,所以他们的怨恨情绪很少。这是因为他们的目的是在求仁,而得到的正是仁,又有什么可怨恨的呢?”[2]
司马迁在《伯夷列传》中,写道:“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骥:千里马;附骥尾:比喻追随贤人之后。意思是:“伯夷、叔齐虽是贤德,也只是得到孔子的赞誉名声才更加显赫;颜渊虽然专心好学,也只是因为他追随孔子,德行才更加显著。”后来,人们根据这段话引出“相得益彰”这个成语。[2]
人非圣贤,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完人,所谓人才也只是在某方面有突出特点的人。成语告诉人们,尽管每个人都有缺点,但为实现目标要发挥并使用的是长处优点而非缺点,通过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发挥组合效应,互相配合互为补充,发挥各人的长处使其相得益彰,即可使整体效能达到最佳化。[3]
成文用法
“相得益彰”指相互配合的好,各方的长处就更能显现。偏正式结构,含褒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4]
运用示例
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若尧、舜、禹、汤、文、武之君,获稷、契、皋陶、伊尹、吕望之臣,明明在朝,穆穆列布,聚精会神,相得益章(彰)。”[4]
清·孙士毅《事物异名录·序》:“慈溪厉明府静芗先生原辑,晋轩学使关前辈增纂而厘订之者……真两贤相得益彰也。”[4]
相得益彰—相映成趣
“相得益彰”与“相映成趣”意义相近,两者都有彼此配合,互相对照的意思。区别在于“相得益彰”偏重在两者配合后各自的优点作用更为显著,“相映成趣”偏重在两者映照后整体的情调趣味更加浓厚。当强调作用能力更加明显时,宜用“相得益彰”;当强调更有趣味、情调时,宜用“相映成趣”。[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