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Tourmaline化学组成:(Na,Ca)(Mg,Fe)3B3Al6Si6(O,OH,F) 绿碧玺
晶系 三方晶系
结晶习性:柱状、三方柱、六方柱、三方单锥,集合体呈放射状、束状、棒状。
解理及断口:无解理,贝壳状断口
光泽:玻璃光泽,
透明度:透明至不透明
硬度 7.5
比重 3.06
折射率 1.62-1.64
双折射:0.018~0.040,通常为0.020
绿碧玺产地
产地 巴西、斯里兰卡、马达加斯加 中国绿色碧玺由于含铬和钒元素而呈绿色,多色性明显,为浅绿色和深绿 色,又称西瓜碧玺。双折射率高,通常为0.018,最高为0.039。包括浅绿到深绿、黄绿或棕绿。有的颜色可能灰暗或很深,只有透过光才看得出来。深绿色者因其很强的二色性,在光轴方向几乎不透明,但经热处理可改善。最好的是翠绿色,在欧洲和巴西曾被误认为祖母绿,可见其名贵程度。只在巴西和马达加斯加有产出。与绿色碧玺相似的宝石有透辉石、祖母绿、绿色绿柱石。 绿碧玺
绿碧玺由来
碧玺,矿物学名称为电气百、电气石的名称来自于它自身特有的热电性质。相传在18世纪时期,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有几个小孩在海边玩航海者带回来的石头,发现这些石头在阳光照射下出现了奇异的色彩。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些石头具有吸引或排斥轻物体,如灰尘和草屑的力量,因此,荷兰人把它叫做吸灰石。后来,瑞典著名科学家林内斯发现了碧玺还县有压电性和热电性,这就是电气石名称的由来。,碧玺还常在科学上被用于发光强度与压力变化的测定,在二次大战时期,是唯一可以判定核爆压力的物质,则被广泛用于光学产业。 电气石用来做宝石的历史较短,但由于它色美。光泽明亮、清澈透明,碧玺成为珠宝行业惯用的名称狻麑阵净化。据历史记载,碧玺也是慈禧太后的最爱。慈禧太后的殉葬品中,脚下即踩有一朵用碧玺雕琢而成的莲花,重量为36.8钱(约5092克),按当时的价值计算为75万两白银。
绿碧玺特点
世界上最出名的碧玺产自巴西和美国,其中巴西发现的鲜蓝色碧玺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宝石之一。由于碧玺谐音“辟邪”,因此很受各族人们的喜欢。碧玺是仅次于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的有色中档宝石。 碧玺晶体的颜 绿碧玺
色多达15种复色之多,颜色以无色,玫瑰红色、粉红色、红色、蓝色、绿色、黄色、褐色和黑色为主,其中更以通透光泽的蔚蓝色、鲜玫瑰红色及粉红色加绿色的复色为上品。碧玺颜色鲜艳、多变而且透明度高。除透明的电气石外还有半透明具有猫眼效应的电气石猫眼。 碧玺的最大特点是双折射率大、用十倍的放大镜观察刻面宝石亭部的棱角处,可明显地见到双影。 其次,碧玺具有双色性。除美国产的粉红色电气石外,其他颜色的电气石两色性均很明显,用肉眼从两个不同的方向观察,宝石的颜色明显不同。有些电气石在同一个晶体的内部和表皮或上端和下端的颜色不同,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迭哥县产的电气石晶体、中间是绿色,表面是红色。中国新疆阿勒泰产的电气石晶体中间是红色、外表是绿色。当这些矿物加工成宝石后,在宝石的两端就有两种颜色。这种双色现象除放射性改色的水晶外其他宝石很少见到。 碧玺的玻璃光泽明亮,且有些刺眼。碧玺受热后,在晶体两端会产生正、负电荷。所以将电气石戒面等放在丝绸或皮革上快速摩擦,使其产生电荷后,即能吸附贴近它的小碎纸片。除美国产粉红色电气石中见到薄片状愈合裂隙面之外,其他颜色的电气石中很少见到包裹体。包裹体少,内部洁净也是电气石的一大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