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绘画的内容来说,此图更接近于风俗类题材的绘画。画中描绘了众多的人物。一条宽宽的江水,“之”字形的出现于画面的右侧,在江的左岸,沿着江边有一条弯曲的土路,路边上有一段突出的城墙和密集的房舍。几处房子的窗户中,露出亮光,屋内分明点着灯,还有的房子烟囱里冒出袅袅的炊烟。江边有若干船只靠岸,还有一处木结构的瞭望塔,架设在江岸的突出处,里面悬挂灯笼,为过往的船只提供夜航的信号。房舍内和江里的船上都点着灯,很显然,画家是要表现夜晚的情景和风光。
城墙显得很古旧残破,上面已经长满了野草,城头上甚至还有一棵很粗的松树。在江边的小船内、在城墙下的房舍内,都还有许多人没有睡觉,“夜生活”颇为热闹。画面的中景是江的对岸,树木葱茏,隐现于夜色下;远景则是起伏的群山,烟霭朦胧,一轮明月高挂在天空。 羊城夜市图(局部)
整个画幅充满了生活气息,在描绘人物活动时,非常注重人与人关系的安排,让欣赏者看了以后感到十分亲切和自然。在夜色的表达上也有很独特的地方。全图几乎没有运用色彩的手段,渲染多用水墨,造成画面一种淡淡的素雅的格调,显然这是画家有意为之。
郎世宁从遥远的欧洲来到中国,最先踏上东方的土地是澳门,但此时的澳门已经为葡萄牙人所占据,后来郎世宁从澳门经由广州继续北上京师,所以严谨说来,郎世宁第一个到达并有着亲身感受的中国大城市就是广州。对于一个西方人来讲,处处都是新鲜的,从未见过的人和物,作为一个画家,更是会将这一切收入眼帘,印入脑海,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郎世宁选取“羊城”作为他画幅的题材,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是图内并没有特殊的景点、文字或相关资料可以证明所描绘的就是广州,不过画面中所画的应当是中国南方景象,这是不错的。
也许这并非是严格意义上的写生、写实之作,只是作者途经广州时留下的第一印象的反映。画幅中所有的人物所着的衣装,尚为明制,均为前朝装束,没有见到一个男人是留有辫子的,也说明此画并非画的是现实题材,而应当理解为郎世宁所表现的是一个理想的、和谐的东方太平盛世。
郎世宁(Giuseppe Castiglione 1688-1766)意大利人,原名朱塞佩·伽斯底里内,出生于米兰,天主耶稣会传教士。青年时期受到系统的绘画训练,后来加入了欧洲基督教下属的宗教组织耶稣会。清康熙帝五十四年(1715)作为天主教耶稣会的修道士来中国传教,随即入宫进入如意馆,成为宫廷画家。他以西法参入中国画中,自成一家。于雍正、乾隆两朝供奉“内廷”。他在清朝宫廷内绘制了大量作品。目前所见多为历史纪实画、人物肖像画、花鸟走兽画。曾参加圆明园西洋楼的设计工作,历任康、雍、乾三朝,在中国从事绘画达5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