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里南原为印第安人居住地区。
1499年西班牙航海家A. de奥赫达首次探察了苏里南地区。
1551年荷兰人在苏里南河口处建立第一个移民点。
1593年被西班牙探险者宣布为其属地。
1602年荷兰人开始到此定居。
1630年英国移民迁此。
1630年英国殖民者占领苏里南,从巴巴多斯移民到苏里南经营烟草、甘蔗种植园。
1667年荷兰和英国签订《布雷达条约》,将北美洲的新尼德兰(今美国纽约州)让给英国,以此取得对苏里南的殖民统治。
1682年荷兰政府因财政困难把苏里南卖给荷兰西印度公司。该公司于1683年又转手把苏里南的1/3卖给荷兰贵族范·索梅尔斯迪克公爵。
1799~1815年拿破仑战争期间,苏里南再次被英国占领。
根据1802年的亚眠条约,英国把苏里南归还给荷兰,称荷属圭亚那。[3]
从17世纪80年代起,荷兰殖民当局从非洲运入大批黑奴,从事甘蔗种植。黑奴为反抗殖民者的残酷剥削和压迫,曾多次举行武装起义。 新阿姆斯特丹岛
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部分黑奴从种植园逃入边远的森林地区,建立了一些独立新村,被称为丛林黑人。
1772年丛林黑人的起义队伍一度逼近帕拉马里博。
1863年荷兰殖民当局被迫废除奴隶制。
从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荷兰殖民当局从印度、爪哇和中国引进一批契约劳工。这些劳工除参加甘蔗种植外,还帮助当地发展了水稻生产。20世纪20年代,苏里南发现了丰富的铝土矿,但多年来铝土工业主要控制在美国和荷兰资本家手中。
1667年已经在苏里南定居的荷兰人,于18世纪早期从爪哇引入了咖啡树,这导致苏里南是南美历史上第一个种植咖啡的国家。[4]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队曾占领苏里南。战后,苏里南先后出现了苏里南民族党、苏里南进步人民党、印度尼西亚农民党和统一工会等组织1954年苏里南获得“内部自治”权,但国防和外交事务仍由荷兰政府掌握。1973年民族党联盟在大选中获胜,成立了以民族党主席H.A.E.阿龙为总理的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