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头蜂”这个名字,只是民间的俗称,并不是正式的学名,在昆虫中应属胡蜂类,因为它的头大的像老虎,性情也凶猛像老虎,身体长有虎斑纹,所以人们就叫它们“虎头蜂”;又因为虎头蜂窝巢形状很大像鸡笼一样,所以又叫“鸡笼蜂”。[2] 虎头蜂筑巢
虎头蜂体色鲜明通常黄黑相间,大颚发达,腹部末端的螫针和毒腺相连,蜂毒是由许多氨基酸组成的毒蛋白,会使人出现中毒现象,如红肿、奇痒、刺痛等过敏现象,严重时引起患者休克死亡。虎头蜂属于社会性昆虫部落,成员包括一只产卵的雌虫,即蜂后,还有大量的工蜂,大多数是雌虫。雄蜂仅占少数。[2]
虎头蜂栖息处都不在高山,而都是在平地至大约一千五百公尺以下的山区,有的筑巢在树枝上,有的筑巢在地窟内,小的巢中有数千只虎头蜂,大的巢中多达数万只蜂。[2] 共5张 不同种类的虎头蜂
每年在四,五月间开始产卵,六,七月间形成成蜂,十月以后向外觅食,遇到食物缺乏时,同类中也会发生大欺小,强凌弱的现象,冬季遇到寒流过境以后,虎头蜂就都不见了。[2] 成群的虎头蜂
虎头蜂在山地与野外最常见。黑腹虎头蜂属於日行性的昆虫,是杂食类的昆虫。它们的幼虫以毛毛虫等昆虫幼虫为主食,成蜂吃成熟果实或树木的汁液。[4]
在中国台湾虎头蜂主要分布於中海拔1,000-2,000公尺山区,少数分布於高低海拔地区。常筑巢於乔木的树顶(离地约10公尺以上),蜂群的数量最多、攻击性最强,螫人致死的纪录最多。其他主要分布的国家为巴基斯坦、中国的南部及印尼。[5]
虎头蜂(wasp)由于在秋天的时候,为了准备冬眠所需要的食物,常在秋天大举出动,而容易误伤人类.虎头蜂本身不会主动攻击, 共8张 虎头蜂
所以避免虎头蜂叮咬攻击,要注意下列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