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为百越之地。[2]
秦始皇南取百越,置南海郡、桂林、象郡3郡,县地属桂林郡。[3] 秦末,为南越王赵佗所据,封其宗人赵光为苍梧王。
汉元鼎六年(前111年),汉武帝统一南越,置苍梧郡、广信县,县治广信城(今梧州市城区,一说为今肇庆市封开县[24] )。元封五年(前106年),置猛陵县,县治猛陵(今岭脚镇福传村孟陵组)。
三国、晋,由广信县分置新宁县(后改宁新县)、农城县(后改遂城县)。
南北朝,今县境内有广信县、猛陵县、遂城县、宁新县,同隶苍梧郡。
隋开皇三年(583年),广信县更名苍梧县,撤宁新县并入苍梧县。开皇十九年(599年),遂城县改名戎城县。大业三年(607年),撤猛陵县并入始安郡豪静县。[2] 今县境有苍梧县、戎城县,同隶苍梧郡。[3]
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猛陵县,更名孟陵县。孟陵、戎城县隶藤州。[2] 贞观八年(634),孟陵县改隶梧州。永徽中,戎城县隶梧州。天宝元年(742),戎城、孟陵县改隶苍梧郡。光化四年(901),戎城、孟陵两县改隶桂州。
五代,唐末马殷据潭州称楚。后梁开平二年(908),马殷据定梧州,苍梧县属楚.。南汉乾祐三年(950),苍梧县属南汉。戎城、孟陵两县仍隶桂州,苍梧县仍隶梧州。[3]
宋开宝四年(971年),撤孟陵、戎城两县并入苍梧县。六年,复设戎城县。熙宁四年(1071年),撤戎城县并入苍梧县,戎城改名戎圩镇,[2] 苍梧县隶梧州。[3]
元,废州郡设路,苍梧县隶梧州路。
明,改路为府,苍梧隶梧州府。
清咸丰五年(1855年),陈开、李文茂率义军攻占梧州,改苍梧县为秀平县,义军败退后复称苍梧县。
民国元年(1912年),苍梧县并入梧州府。民国2年(1913年),废府复道,苍梧县隶苍梧道。[2] 民国3年,改属郁江道。[3] 民国10年(1921年)10月,梧州设市政厅,与苍梧县分治。[2] 、城内设梧州市政厅,城外各乡镇仍属苍梧县辖。16年,广西废道设行政督察区,苍梧县隶梧州区。19年,全省设12个民团区,苍梧县隶苍梧民团区。民国21年(1932年)4月,苍梧、郁林两个民团区合并置梧州民团区,苍梧县隶梧州民团区。7月,撤销梧州市划归苍梧县管辖。23年,以原8个民团区辖域划为8个行政监督区,苍梧县隶梧州行政监督区。29年,行政监督区改称行政督察区,苍梧县隶梧州行政督察区。民国38年10月,隶第三区,区治苍梧县。